星雲說偈--應當畏煩惱

星雲大師 |2015.01.06
4123觀看次
字級
生活裡,不論有錢、沒錢,有地位、沒地位,有一樣東西可說人人都有,那就是「煩惱」。 圖/心皓

文/星雲大師

應當畏煩惱,

不應隨煩惱;

當為集眾善,

以慧遮煩惱。

──《菩提資糧論》

這個四句偈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有著重大的關係。它提醒我們,不應隨煩惱起舞,要多行善事,以智慧取代煩惱,讓每一天都過的很美好。

生活裡,不論有錢、沒錢,有地位、沒地位,有一樣東西可說人人都有,那就是「煩惱」。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有富人的煩惱,沒地位的人有沒地位的煩惱,就是達官顯要,即使錢財地位都有了,也會因為害怕失去而煩惱。煩惱好像人人都有,它朝朝暮暮跟隨我們,時時刻刻擾亂人心,所以佛經才有云,人住在那裡?就是住在煩惱裡。

想想看,一個人每天住在煩惱裡,多辛苦啊!如何才能遠離煩惱?「應當畏煩惱,不應隨煩惱」,意思是要畏懼煩惱,但不要製造煩惱。有的人原本可以過著安穩舒適的日子,偏偏自尋煩惱,比方說把好事想成壞事,把好話聽成壞話,多疑猜忌,怨怪親友,把周遭的人都得罪光了。本來可以過著自在逍遙的生活,由於胡思亂想,煩惱重重,把生活弄得一團糟。這都是因為不畏懼煩惱,隨著煩惱轉的結果。

煩惱來了,要把它排除,不要讓自己陷在煩惱的深坑裡。可是有的人煩惱習氣重,過不慣安閒的日子,歡喜過吵吵鬧鬧的煩惱生活。他煩惱慣了,愚癡可憐,要在煩惱裡面才能得到安住,好比豬隻習慣住在骯髒的豬圈裡,換個乾淨的地方就不能適應。

如何才能做到不隨煩惱轉呢?「當為集眾善,以慧遮煩惱」,就是要聚集眾善,排除煩惱。佛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即不做惡事,多做好事,累積福德,增加善緣,清淨自己的心念,智慧就能顯明,那麼煩惱就會減少,當然快樂也隨之而來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