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分析上百個行業裡,楊濟華發現房地產是人均生產值最高的行業之一,一家有十個員工的公司,每年可創造十到二十億的產值,但這個行業除了必須具備專業技術外,還需要龐大資本。楊濟華告訴朋友說想做房地產建築業,他們都嗤之以鼻:「你又不懂,更何況幾千萬上億的資本,你連十萬都沒有。」
但是我沒氣餒,又進一步解析出這個行業裡有兩個機會,不必靠巨額資金,只要「人脈」與「專業技術」。
第一個機會點是「小型營建業」,主要的業務就是做民間自宅興建、翻建、增建等等。楊濟華說,因為景氣正好,建設公司或營造廠根本不願意接小案子。但是,這種小案子卻有許多好處,也就是民間委託營建須先付三成訂金,再視工程進度而逐期付款,驗收後付清尾款。簡單來說,只要有技術及人脈,簽到委建合約就會穩賺。例如,三百萬的合約一般而言可賺五十萬,而當年上班族的平均年薪甚至還不到十萬呢,重點是不需要本錢。
楊濟華看到的第二個機會點是新興行業「房屋代銷」。建設公司只要有錢,大家都能蓋,並沒有什麼太過高深的策略。但是,選好土地買下來之後,究竟要做什麼樣的商品,用什麼樣的銷售策略,鎖定什麼樣的銷售對象,其實才是決定一個建案成功與否的關鍵,「即使規模再龐大,絕大多數還是會和代銷公司合作。」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