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身館】坐月子 中醫觀

文/杜博文 |2015.01.01
1426觀看次
字級

文/杜博文

華人社會重視產後坐月子,醫學上將產後身體機能及生殖器官恢復約六到八周稱為產褥期,如何幫助產後媽媽東西吃得下,晚上睡得著及二便正常,順利度過月子時期,幾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注意事項:

多休息,可作適度簡單的伸展運動,室內溫度維持在二十五到二十八度,不能低於二十三度,可熱敷腰部加速恢復子宮收縮。

洗頭須在白天以溫熱水沖洗,洗完馬上吹乾及戴帽防著涼感冒,穿長褲及長袖避免受涼。

睡眠充足才有乳汁分泌。及穩定情緒減少憂鬱,睡前半小時雙手雙腳泡溫水改善末梢循環及產後手腳水腫,可多熱敷眼睛四周圍及輕輕按摩。餵母奶時以腰枕墊住腰部及舒適的側躺為佳,飲食以產婦喜歡口味為主,盡量清淡,多補充湯品;產後飲食太過油膩,易引起腸胃不適。產後哺乳一日至少需補充兩千毫升水分,產後七日內傷口未癒合,減少如麻油雞等酒製食品。

坐月子禁忌:

親密行為待傷口癒合,產後六周較合適;提重物或蹲低的姿勢,會影響子宮恢復。長時間抱小孩或搬重物,易造成內臟下垂;外出活動易感風寒,須減少吹風或冷氣。

未經醫師許可,自行服用藥物,會影響母乳及寶寶。不宜長時間看書看電視、滑手機,讓眼睛休息放鬆。

爬高或上下樓梯,小孩洗澡盡量由家人或先生幫忙。

中醫辨證論治(月子期間約分成三個時期各十天左右):

1子宮收縮期:產後三到五天可用生化湯加減來幫助排除惡露。

2氣血期:可用十全大補湯來加減雙補氣血。

3補腎陽期:可加仙茅、葫蘆巴、覆盆子等溫腎陽藥。

中藥及食物輔助:

1腰痠明顯者可用杜仲、續斷、桑寄生等。

2惡露仍有一點可適度使用活血藥。

3可由海帶、肋骨、紫菜、及小魚乾來補充鈣質攝取。

(作者為常生中醫杜博文診所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