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品德故事(86) 獨具慧根

文/郝廣才 |2015.01.01
1284觀看次
字級

文/郝廣才

鶴立雞群,未必是鶴長得高,而是雞太矮。但偏偏雞占絕大多數,現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東西,在發明當時往往不被看好,說不定要等很長時間,才有獨具慧根的人看見!

一九三九年,十八歲的伯西斯本塞加入美國海軍,半年就因傷退伍。然後,進入美國潛艇信號公司工作,開始接觸電器設備。第二年,他轉入專門製造電子管的雷聲公司,勤奮好學,無師自通。很快的,從一個普通的檢驗員升上電子管生產技術負責人。

有一回,他走過微波發射器,感覺很熱,隨即又感覺口袋裡有異樣,原來裡面的糖果已經融化。於是把一袋玉米放在微波口前,結果玉米就像在火爐上烤過一樣,變成爆米花。

隔天,他又把雞蛋放在微波口前,雞蛋突然炸開,濺了他一身。這下他確定,微波能使食物加熱,並且變熟。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六日,斯本塞完成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爐」。第一個送進微波爐的食物是薑餅片,果然香味充滿整個實驗室,跟烹飪一樣好吃,最厲害的是時間超快,方便又省力。斯本塞一再改良,到了一九六七年,做出功能良好又價格便宜的產品。現今家家幾乎都有微波爐,斯本塞和他的雷聲公司應該大發了吧?

答案是沒有;真的是「雷聲大,雨點小」。到了一九七六年,美國有微波爐的家庭,不到百分之四,且所有人都認為頂到天花板,市場已經飽和。

有發明者,也有發現者。一九七八年,一個叫吉姆瓦特金的人,他是匹斯柏利公司職員,他被指派去發展一個小業務,用自動販賣機賣微波食品。

他「獨具慧根」,認為微波食品是未來的金礦,決定辭職,開辦一家金谷微波食品公司。他們推出第一號微波食品,就是爆米花。因有特殊包裝,玉米粒爆得很徹底,大受歡迎。那一年,金谷做了三百二十萬美元生意。現在金谷營業額,每年一億三千八百萬美元。獨具慧根的瓦特金,真的找到了「金谷」。

你看,從微波爐的發明到普遍,居然超過三十年,所以,放大眼睛找一找,一定有眾人皆瞎我獨明的良機。

(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本文摘自《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