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護生畫集】 母子

文/林少雯 書法/朱幼蘭 |2014.12.24
1418觀看次
字級

無錫北門外冶坊有王仙人者,自言嘗得一彌猴,高不過六七寸,與老母雞同宿。猴索食,雞啄庭中蟲蟻哺之,猴亦將所食果栗與雞。久之,竟成母子。猴每夜宿,雞必以兩翼覆護,以為常也。大凡覆育之恩,雖禽獸亦知之。

——〈梅溪叢話〉

讀者諸君,乍閱此〈母子〉圖,心中定會生起疑惑:「畫裡面明明是一隻母雞和一隻小猴仔,怎麼會是母子呢?」

沒錯!這小猴仔肯定不是母雞親生的,那又為何能稱其為母子呢?必定是有故事的。

此幅〈母子〉護生圖,取材自曹偉的《梅溪叢話》。

《梅溪叢話》為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時稗說文學的代表作。此類文學作品發源於朝鮮高麗時期,為雜文文體形式。所記述的內容相當廣泛,有歷史掌故、名人逸話、里巷傳聞、風土民俗、文物制度、人情世態和詩文評論等等。

這幅護生圖,述說的是不同動物間感人的故事。動物的美德懿行,發乎自然,發乎愛,可見其情識與人類相近,這就是同為有情眾生的明證。

畫中這對異類母子,住在江蘇無錫北門外一處叫冶坊的巷弄裡,是一位修煉者王仙人所飼養的。

這隻失怙的小獼猴,身高不過六七寸,沒有母猴照顧,每天都跟老母雞生活在一起,晚上睡覺時也同宿。

小獼猴肚子餓了,會像小孩兒似的,向老母雞要食物吃;老母雞也像媽媽一般,會去為小猴仔張羅吃的。老母雞到庭院中去找來蟲蟻之類的小生物,回來餵食小猴仔,宛若慈母;小猴仔也會將主人給牠的水果栗子之類的食物,與老母雞一起分享。

老母雞和小獼猴日夜相處,相互扶持,還共同分享食物,久而久之,竟像一對母子般的相親相愛,彼此照顧。

小獼猴每到夜晚要睡覺時,老母雞必定發揮母愛,張開雙翼保護猴仔,像對待自己孩子般的護衛著小獼猴,每天都如此。

真摯又不求回報的覆育之恩,是不分人與禽獸。再凶猛的野獸,如老虎、獅子、鱷魚、野狼等,只要當了母親,母愛自然生起,怕孩子餓了,怕孩子受傷了,此等疼愛孩子的心情,人獸都是相同的。那也是有情眾生的情識的特點之一。

畫中的母雞和猴仔,雖為異類,但是日夜相處,日久生情,那種非親子之間的真摯情誼,更令人讚嘆!身為人類,怎能不多加愛惜牠們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