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呢。故事之後母親總是溫柔說,之後就是甜甜的夢鄉,難過之後,父親總是說著戰爭之後一家人吃一鍋粥的滿足。圖/顧蕙倩
文與圖/顧蕙倩
之後呢。故事之後母親總是溫柔說,之後就是甜甜的夢鄉,難過之後,父親總是說著戰爭之後一家人吃一鍋粥的滿足。
戰爭之後到底留下什麼?戰爭太殘忍無情,父親和母親隨軍隊四處逃難,為了活下去,無從選擇如何活。戰爭之後,各自來這海角一隅,父親繼續重慶大後方的學業,母親則搬起小板凳在閩南土厝炊飯照顧多病的外婆。父親寫了一手好書法,英文能夠琅琅上口,那是戰爭之後大姑姑要求爸爸必須學會的技能:讀書當公務員養家活口。母親十一歲失恃,為了照顧年幼弟弟,燒了一手好菜,針黹女紅難不倒她,貧苦生活讓她堅強學做大人,也讓她孤獨面對飄泊身世。
戰爭太可怕,如螻蟻般的賤民在荒原在血泊邊緣苟活著,隨處飄零隨處生出新芽。
戰爭之後他們學會了慈悲,因為他們沒空怨恨。從不標榜和平,生命裡的和平來自魔鬼的指縫,從不是與生俱來的美,一如他們的堅強與智慧從不是聽自名人講堂的金句。那些荒煙蔓草間無心竄出的野花,好美好美,卻也開著歷史誤謬的花蕊。
想著我的童年總是倒映著父親喜歡養美麗的盆花,母親喜歡燒菜做針黹,我的父親母親竟有些星爺影片式的無厘頭美德。
最近繼水神社之後不小心又發現一對貊犬。牠們倆躲在國小校園裡,後面居然坐著偉大的孫中山先生。這一發現讓我好奇無比,這日本神社的守護貊犬究竟陪了中華民國國父多久時光?兩個來自不同國度的守護者,卻在此相遇,除了歷史的誤謬,竟也有些星爺影片式的無厘頭。
如亙古星辰般永不該交錯,卻依然大相撞的神奇弔詭。
如果說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相信此間國小的小朋友會說這一對吉祥物頭上掛的紅色書籤,是老師教他們寫的,寫下自己來年的心願,吉祥物會保佑乖寶寶。戰爭之後,貊犬成為島嶼必須磨滅的記憶,有些早已化為塵土,有些不該留卻居然留下來,不是因為牠們受到保護,而是來不及銷毀,待舊歷史又被新歷史掩埋,牠們的模樣終究成為超越仇恨的文化吉祥物。
戰爭之後——貊犬留了下來,一群人繼續活著,在一片土地滋生了可能的一切,歷史無情,如海洋帶來敵人,也傳頌著寶藍色的青春。存活在城市一隅的吉祥物,多少慈悲多少卑微,腳邊是一株株連無情戰火都無法消滅的美麗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