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今天七十大壽,生日前夕他許下三個願望,其中一個是要啟動「王道插秧計畫」,為台灣找出轉型的路。這觀念受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演講的啟迪,也說出台灣真實的現象。
發展核心關鍵能力在於人才,正是台灣目前最欠缺的,如何突破瓶頸,創造契機,值得政府和國人關注。
施振榮認為企業基層不夠年輕化,導致人才中空,工作無法傳承,亟待努力改變。這問題存在已久,百年沉痾期待猛藥,重點在實行而非口號。
想吸引人才,最基本的就是待遇,付出和所得成正比,才能讓人才甘於服務。
最近新加坡頻頻來台徵才,幼教老師、護理師等都以高薪聘請,月薪高達台幣五萬五千元,吸引許多年輕人應徵,就是最佳例證。
榮剛董事長陳興時強調「以人為本」,這和惠普根本的哲學不謀而合。招募人才是將適當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不分種族、性別、專長,以新觀點和新思維,保持企業的創新。
這和昨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的國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專業人才歸化免放棄原國籍,有異曲同工之妙。
世代交替是必然,老年人何時交出棒子,取決於智慧和時機;大老們願不願意交棒,才是經營層年輕化最大因素。
比爾蓋茲和馬雲,創造千億財富,證明只要給年輕人機會,他們會做得很好。
個人認為,「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人才需要培養和投資,大企業應該捨得付出,提高薪支待遇,招聘最好、最適合的人才,給予好的福利和學習環境,以高報酬和教育訓練,才能將人才留在台灣,延續企業命脈,增加國家競爭力。
吳全安(台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