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昨天因為大戶條款存廢讓投資人觀望,最後立法院財委會決議大戶條款暫緩三年實施,十億元門檻暫不討論,失望性賣壓湧現,大跌一百二十二點,投資人抱頭無奈在號子中看盤。圖/曾吉松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眾所矚目的廢除證所稅「大戶條款」議題,立法院財委會昨天決議,暫緩三年至民國一○七年一月實施,門檻維持十億元。財政部長張盛和強調,暫緩實施期間可反映國際情勢,再做適當決定;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金管會已盡力了,凍結課徵比調高門檻還要好。
財委會昨審查《所得稅法》第十四條之二條文修正草案,就是所謂「大戶條款」。立委提出三個版本,包含調高門檻到五十億元、暫緩實施大戶條款五年,以及刪除大戶條款等進行審查。
張盛和認為,若暫緩實施,門檻不用調整,讓時間來驗證是否要調整大戶條款門檻?至於門檻調高可以研議,若國際經濟情勢不佳,立委建議凍結大戶條款也可評估;但對提凍結五年則不表達看法。
張盛和分析指出,股市年交易十億元以上大戶,平均有四成七年課稅率在百分之五以下,課稅金額約二萬五千元,遠低於一般受薪大眾;且有百分之七因未獲利或虧損而未課稅,完全無須繳交一毛錢,所以大戶條款不宜廢除,應保留公平正義的根苗,大戶條款只是稍微公平一些些。
對於立委質詢大戶條款可能影響台股成交值,進而壓縮證交稅收,張盛和表示,以目前台股成交日均值計算,今年證交稅八百七十億元預算目標可順利達成。
曾銘宗則說,贊成暫緩實施,但門檻調高為五十億元,除了額度是問題,還會有歸戶的問題,怕歸戶之後會產生後續查稅的問題。以現在的日平均交易金額一千二百億元,大戶條款調高到五十億元,影響的人數雖然只有七十五人,但若回到日均量還高達一千七、八百億元,影響的人數可能會更多。
至於是否會有骨牌效應?曾銘宗表示,不是只有站在金融主管機關的立場,證所稅中的要對初次上市櫃(IPO)課稅,大股東比較有繳稅的能力,所以應該要保留;另外財政部調高金融營業稅,因為金融獲利確實有比較好,因此當時他也支持調高到百分之五。
他指出,上半年離大戶條款實施還有一段時間,隨時間逼近,對台股心理面影響逐漸顯現。而股市心理面影響大於實質面,將導致大戶人數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