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朝聖 轉山轉念 汝心即靈山 文/陳維滄 |2014.12.12 語音朗讀 31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岡底斯山脈位於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恒河、印度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連結。圖/陳維滄 岡底斯山脈位於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恒河、印度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連結。圖/陳維滄 岡底斯山脈位於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恒河、印度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連結。圖/陳維滄 岡底斯山脈位於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恒河、印度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連結。圖/陳維滄 岡底斯山脈位於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恒河、印度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連結。圖/陳維滄 文/陳維滄 岡底斯山脈位於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恒河、印度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連結。 《底斯山湖志》記載:岡底斯山為群山之王,高不可攀,直聳雲霄,山脈雪峰林立,天寒地凍。岡仁波齊東邊的萬寶山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登臨過的山,西有度母山,南有智慧女神峰,北為護法神大山……。 地理上,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六千六百五六公尺的主峰岡仁波齊。 四教中心 內轉山道 岡仁波齊峰算不上是藏區的最高峰,不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除了山型巨峰迷人之外,這個「神靈之山」經常被白雲繚繞,凡人很難一睹其真面目。加上峰頂萬年不滅的積雪,威凜於群峰之上,在陽光照映下,閃耀著神聖的光芒,極具視覺和心靈的震撼力。由於岡仁波齊神山同時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是座神山,也是四大教派的信仰中心,因此來自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華人、藏族的朝聖隊伍,年年絡繹不絕,使得這裡的神聖意味不斷得以發揚光大並深植人心。 「轉經」是藏傳佛教信徒修行的主要方式,「轉山」則被認為是比「轉經」更高層次的修行。岡仁波齊的「轉山道」分二,「外轉山道」以岡仁波齊為核心,全長約五十六公里,很多有經驗的藏民用一天就可轉完,一般轉山者需要用二至三天的時間。「內轉山道」是以圍繞岡仁波齊南側的因竭陀山為中心的轉山道路,朝聖者必須轉完十三圈外圈才可轉內圈,轉內圈一天就能完成。 由於團員中有不少人都是上了歲數的長者,對於至少要三天兩夜時間的「轉山」活動,有人意願不高,有人力不從心。因此,我們只在岡仁波齊峰隘口周遭繞行一圈。據這次有去「轉山」的領隊,也是兩次成功攻頂聖母峰江秀真小姐表示,這次轉山花了三天兩夜,且據說今年轉山藏人人數明顯減少,反而是外地客較多。我們的團員租用馬匹,租馬費用約新台幣六千元。 江秀真談到轉山過程時說,馬匹到了五千七百公尺時,便不能再往下走,因為馱運重物,容易重心不穩,滑下山,這時人就得下馬行走,直到四千二百公尺時,再騎著馬出去。住宿方面,大部分都住組合屋或藏民帳篷,睡袋也是不可或缺的禦寒工具。 轉山那麼辛苦,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藏人和信徒不辭勞苦,前來轉山?因為他們認為神山、聖湖養育並保佑著他們,如果能看到峰頂是很有福氣的,如果能到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積功德,洗盡一生罪孽,延年益壽。因此,來自世界各地區的信眾群聚於此轉山、轉湖,在神山腳下搭起帳篷,一路綿延。不過,「轉山真有那麼靈驗嗎?」我問這次有去「轉山」的江秀真,江秀真不置可否,笑而不答。 萬法唯心 力行體證 佛經上說:「萬法唯心造」,我認為「轉山」和星雲大師口中的「朝山」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轉山」最重要的是那種拋卻生死,一心拜佛的意念,至於所謂的神奇效力,我並不特別嚮往。我比較認同星雲大師對於「朝山」的看法。大師說:「朝山是增福滅罪最好的修持法門。朝,有拜的意思。朝山是指朝禮、朝拜名山古剎……從這一路的禮拜,朝向自己的真心本性。 朝山,一般是從山下三步一拜,一路拜到山上。最初離佛好遠,但一步一步拜得與佛愈來愈接近,拜到最後,身心都會有超越的感覺。 朝山是從凡夫拜成聖者,當一拜一拜的拜到佛前,就會感到自己與佛心融合在一起,心靈也跟著清淨、自在、解脫。 朝山拜佛的意義在於:從山下拜到山上,愈拜愈高,如同步步高升;從山外拜到殿內,表示平時除了注重心外,也要注重心內;從一人拜到萬人,表示愈聚愈多,愈多愈有;從貢高我慢拜到恭敬,愈恭敬愈有佛法,愈有佛法,就會愈快樂。」 雖然這次無法身體力行,親自體驗「轉山」的過程。不過,我深信對朝山者而言,那將是體力和意念雙重嚴苛的考驗。特別是貼近聖山的純淨世界,與天共渺的感受,絕對是心靈上不可多得的一種洗滌和震撼。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轉山」的路途中,當身體的疲憊勞累到達一定程度,也許更能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一種返璞歸真,活在當下的呼喚。「轉山」的過程中,透過一步一步的禮佛朝拜,不知不覺地反省、懺悔、自淨……,所謂「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如果說「信願行證」是修行成佛的四個指針,透過「轉山」的修行,時時力行,刻刻實證,雖不中,亦不遠矣。 那麼,「轉山」除了「轉山」外,更大的意義則是在「轉念」了。所謂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夠超脫生死輪迴,不也就在一念之間。 前一篇文章 聯合祭天祈福 花蓮各宗教響應 下一篇文章 香油錢防竊 請媽祖自行保管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瓦加 小鎮的降旗典禮 敵對印巴 合演大戲【深入以色列之二】 不沉死海任漂浮【伊朗系列之3】 巴姆古城 浴火重生──倒毀的古城如不死鳥 再度堅強而安謐的重生【伊朗系列之2 】矗立黃沙中的華麗驛站──廣闊無邊的荒漠驛站 提供旅人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