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加 小鎮的降旗典禮 敵對印巴 合演大戲 文/陳維滄 |2021.03.04 語音朗讀 400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穆斯林主要分布國家 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奈及利亞、伊朗、土耳其、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 圖/陳維滄 穆斯林主要分布國家 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奈及利亞、伊朗、土耳其、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 圖/陳維滄 巴基斯坦露天看台雖簡陋,但觀眾熱情有笑容。圖/陳維滄 瓦加小鎮的降旗典禮。圖/陳維滄不讓鬚眉的巴國精壯女兵。圖/陳維滄降旗典禮前,拉開鐵門,兩國的隊長互相致意;號角響起,開始降旗。圖/陳維滄旗降了,日也落了,旅客依依不捨—拍夕陽。圖/陳維滄印度看台有座位、可避風雨,但觀眾較理性。圖/陳維滄 文/陳維滄眾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敵對國家,但是兩國唯一交界處邊境小鎮瓦加,降旗典禮卻很有默契地在每天日落前兩小時同時舉行,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敵國合作無間,行禮如儀。放眼國際,可說絕無僅有,非常可貴,難怪能成為吸引各國觀光客的一大賣點。一般人的印象裡,巴基斯坦並不適合旅遊觀光,不管是媒體或網路,幾乎是一面倒的負面報導,都把這裡形容成恐怖分子出沒、戰爭連連的地方,不太可能排進旅遊清單。但是我去過伊朗和孟加拉兩個穆斯林國家,人民純真、熱情、友善,跟過去的認知完全不同,顯然是被媒體誤導。但伊斯蘭國家西化程度較深、觀光客較多,對宗教信仰的熱忱就會降低。像是穆斯林不喝酒,但有些土耳其人就沒守這個戒律。巴基斯坦曾經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在1947年宣告獨立,喀什米爾也由印巴分治,印度教徒多的地區劃給印度,穆斯林多的地區就隸屬於巴基斯坦,印度轄區的穆斯林必須遷往巴基斯坦,住在巴基斯坦領土的印度教徒被迫移到印度,於是邊界上的人流離失所,大批難民湧向各方,這是印巴邊境的悲情故事,也是在獨立前料想不到的事。所幸,以國力而言,巴基斯坦雖不是印度的對手,但因為擁有核武,印度也不敢輕敵,雙方不致大動干戈。1個小鎮 2道國門印巴兩國自1959年起,在瓦加舉行降旗典禮。參觀典禮的民眾要先經過3道關卡,第1關是核准令和名單的檢查,第2關複查,第3關則動用儀器檢查輪胎、前後座和底盤是否有爆裂物,以防激進分子混入,我們的座車耗費了將近1小時才放行。印度和巴基斯坦國力懸殊,看台結構也大不相同。印度的看台是2、3層豪華的建築物,有屋頂可遮風擋雨防晒。巴基斯坦的看台就像是露天棒球場的觀眾席。兩邊看台的中間以兩道鍛鑄鏤空的鐵門隔開,鐵門上各自鑲有國徽,象徵邊境國門。這兩扇邊境國門的中間劃有隔離帶,左右旗杆上各自飄揚著巴基斯坦的綠色新月旗,及印度的三色旗。我在巴基斯坦的觀眾席參觀,眼看已坐滿,我不死心的往前找,幸運的在第1排貴賓席找到空位,可以近距離拍到雙方對峙的精采畫面。儀式開始,巴基斯坦的儀隊衛兵,個個高大挺拔,身高都在180公分以上,他們頭上戴著又高又硬的布巾,乍看之下有如公雞雞冠,服裝色彩豔麗,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比較像儀隊服裝。女兵也很精壯,身高超過170公分,體重大約有65公斤,正步踢得有板有眼。相較之下,印度衛兵身高較矮,服裝樸實,類似軍服,而且清一色都是男性。巴基斯坦 人少勢眾雖然兩邊觀眾隔著一段距離,但隨著兩國衛兵雄糾糾、氣昂昂的呼口號叫陣,開始有劍拔弩張的味道。接著在司儀的帶動下,現場觀眾熱血沸騰地大聲吶喊起來,巴基斯坦群眾不斷地大呼口號「Pakistan Zindabad! Pakistan Zindabad! Pakistan Zindabad!」意思是「巴基斯坦,萬歲!」雖然遊客人數不多,但因為人民多信仰伊斯蘭教,向心力強,整齊劃一的聲浪,強壓印度那方。印度或許是因為有階級、種族、宗教之別,而凝聚力不強,只有零零落落的口號,欲振乏力。就在全場觀眾情緒到達最高點時,衛兵隊伍集合大踢正步出場,他們虛張聲勢地高踢正步,手臂整齊一致的前後大幅擺動,步代也故意邁得特別大,踢正步時腿抬到與肩等高,放下時,靴子狠狠落地,聲音響亮。兩方都來勢洶洶的衝向對方國門,到了邊界線時,卻及時剎住用力跺腳,並甩尾大迴轉。儀隊對抗 先兵後禮雙方互不相讓地想把對方的氣焰壓抑下去,把降旗典禮的「對抗賽」一次次推向最高潮,大家看得如痴如醉,直呼過癮!最後,兩國的儀仗隊還是禮貌性地致意,隊長互相握手。號角聲響起,看台上的群眾全體起立,兩國的國旗同時徐徐降下,這場過程歷時約45分鐘。可惜的是,如此殊勝的儀式,降旗的號角聲卻很單薄,如果由鼓號樂隊來奏樂,聲勢會更壯大。咫尺天涯 難跨鴻溝瓦加的降旗典禮吸引大批觀光客到此一遊,我們親眼見證這不可思議的一刻,直到兩國國旗都降下了,太陽也落下了,夕陽餘輝繼續閃耀在看台四周,並將天際染成一片溫暖的金黃色,我們面對熱鬧喧囂過後的寧靜片刻都依依不捨,有人拿起手機,有人拿起相機,無不希望能夠凝結剎那成永恆。攝影之餘,我也觀察到,這個邊界小鎮上,處處可見持槍站崗保護外國觀光客的士兵,以及面帶笑容、和善可親的民眾,這種反差的景況令我內心翻攪。政治的對立,讓這座小鎮被兩道鐵門隔成兩個國度。雖只有幾步之遙,兩邊的人民也只能相望無法親近交流,形成難以跨越的鴻溝,儘管小鎮的居民原本可能是彼此熟悉的親友或鄰居。政治的楚河漢界是人為的,但人民卻是無辜的。也許降旗典禮不能使兩國永保和平,但卻能讓人們看見和平的可貴。那是以競爭取代戰爭,以笑聲取代槍聲的美好歲月,也是升斗小民安身立命,安居樂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作者其他文章【深入以色列之二】 不沉死海任漂浮【伊朗系列之3】 巴姆古城 浴火重生──倒毀的古城如不死鳥 再度堅強而安謐的重生【伊朗系列之2 】矗立黃沙中的華麗驛站──廣闊無邊的荒漠驛站 提供旅人再出發【伊朗系列之1】 拂去歷史塵埃 看見波斯笑容 ──只有踏上伊朗的土地 才會真正了解伊朗魅力非洲 感受最原始的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