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秋停
青光亮起記憶
前年到帛琉,導遊Henry曾說,颱風是他們唯一的出產,一起起氣流銷往各地,成為他們對世界主要的影響。
身居台灣,天暖後便關心起颱風動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童年即有的習性至今一直存在。颱風有別於地震,氣壓帶動風雲聚會,生成、走向皆得關注與預防,便也於人心裡拉出各式各樣的風景。土石流尚未形成的年代,颱風頂多造成斷水斷電以及菜價高漲,少許不便換來幾天清涼,並為單調生活帶來一些變化,讓人莫名期待著。
今年的颱風太少,天候失調,老天爺壓抑了情緒是否會形成更大災禍?颱風落空的八月氣溫破表,生活少了風雨,高溫尋不著散熱空隙!
喜歡滯悶的空氣裡突然有風,陽光遁隱,風敲窗門,遠行之人因此留步,關門鎖窗,以膠布於窗玻璃上黏出個大叉,如繩索般將屋子牢牢綑綁。陽台該丟的桶子,院裡拖延未剪修的樹木,颱風警報一拉即刻完成,一掃平日怠慢。愛家情懷具體展露,人情關連得以重新調節。
颱風天須備充分食物,乾糧與蔬果,一日風災勢將引發饑荒般,冰箱被塞得滿滿。家成為避難堡壘,若能準備一桌食材,全家圍坐一起吃火鍋,感覺更為幸福。
家園如船,聞說海上將有風暴,便收起桅杆緊綁帆布,船艙更要好好維護。
童年的眷村,颱風來襲一片片竹籬應聲倒地,風過後,走出門外,各家牆內風光一覽無遺──摔倒的腳踏車、亂飛的衣架、瘸腳狼狽的方桌與木椅……男人吆喝兒子一人一邊將籬笆重新舉起,鐵絲一圈圈綑綁,恢復家園的工作迅速地進行。竹籬站起,遮蔽不小心被風掀開的窘迫。停電在那時代是常有的事,三天兩頭保險絲輕易便被燒斷,連我都學會如何修理。螺絲起子置於手指間,鬆開螺絲,去除焦黑燒斷更換新的,軟鐵絲馴服的質感,至今仍然記得。
颱風夜多半停電,風肆無忌憚,雨勢趁機侵入,桌椅很快便淹水中,水位上漲,雨仍不停,只能祈求上蒼庇佑,期盼烏雲消散,雷電減怒。那回雨水已淹到小腿,我與母親困在屋裡,兩人將腳縮抬藤椅上頭,彷似乘坐獨木舟。室內一片漆黑,只能藉聲音感覺周圍,母親的話語斷斷續續,夜漫長,水位隨著憂心漸地升高,昏暗中母親自一旁的餐桌摸了顆滷蛋給我,她則將晚餐吃剩的雞爪繼續地啃著。風呼號,偶爾閃亮起青光,雨勢忽大忽小,母親就在身旁……
思念,趕在風前
鳳凰颱風將來,Karen才剛離家就學,H提議趕在風來前到學校帶她出去好好吃一餐,兩人便就出發。天有些陰,雲層堆積,探視女兒之心似箭急飛向前。Karen來電說雲林已下過雨,而台中這頭的雨仍然蓄勢未發。今年眾所矚目的颱風行跡如何?所有人都在猜。遠處山巒瀰漫著水氣,往南車漸稀少,層層薄紗覆蓋,夕陽喬裝神祕,路邊房舍漸地斂藏身影。霧起雲飛,周遭環繞著靈異氛圍。暑氣過盛,秋節未涼,天地充斥著節氣違和的詭譎氣氛,如水墨般空靈又帶著肅殺氣氛,芒草叢聚河谷,遲來的秋天是否就等一次風狂雨驟的排場。
路上一灘灘水痕,雨果然來過,四輪轉急,日落月出時辰錯亂。後座放著切洗好的芭樂和水梨,思念與救援可及,一小時車程或許是親子間最適當的距離。不記得這陣子前來幾回,平常Karen騎著kyle為她寫滿名字的腳踏車在校園裡繞轉,我們的思緒也跟著在女生宿舍前走走停停。
「想吃什麼?」
之前同一屋簷下的日常三餐,今成慎重約會。
Karen說想到她自己騎不到的餐廳。天昏暗,車於陌生街道裡穿梭,小鎮霓虹熱鬧招牌卻小,原本計畫前往的餐廳已經歇業。再轉幾條街,路邊一家義大利麵店亮著燈,便停車進到裡面。
三人對坐,點餐,附餐竟含披薩與雞腿,Karen興奮地吃著,一改往昔的食欲不振。窗外下起雨來,雨勢轉強,路邊車頂濺起長條水花。青醬墨魚麵吃完,第二塊提拉米蘇上來,Karen食欲仍然不減。雨勢愈來愈大,雨聲掩過室內音樂,Karen吃第三根雞腿,青光閃亮窗外,眼前不覺映出那漆黑的颱風夜,母親手上的雞爪續留著餘香。
閃光一次次照亮夜空,衝進車內身已半溼,颱風怎會說來就來?雨刷不敵傾盆大雨,暴雨讓人心驚,車行水上,是颱風,還是小鎮的雨本來如此?強風烈雨雷電閃爍,Karen擔心我們如何回去,我們則想著要帶她到附近超市添些存糧。細傘彎折,管它風狂雨亂,溼著身趕忙採購泡麵和餅乾,也替她室友及同學買一些,滿滿一車裝成兩大袋,提出超市時雨已緩和。
細雨撒落窗前,夜恢復平靜。將Karen送回宿舍,循原路開回台中。樹影潛形,星月隱耀,H轉開遠光燈,螢光路標及分格線耀眼,前路突然明亮清楚了起來。一路無車,任我們快意前進,颱風已過,抑或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