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生在台灣的監護人為一名國際學生戴冠,體驗成年禮。圖/新華社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為讓外國人也能體驗中華傳統文化,一○三年「國際成年禮」日前在台北孔廟舉行,國際扶輪社三五二○地區、十四大扶輪社,邀請十八國、九十五位RYE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生、扶輪社推薦青少年與身心障礙青少年,依循戴冠古禮體驗中華文化,更首次演出舞龍舞獅、鼓陣與電音三太子,經過四周訓練,展現傳統藝陣精髓。
國際扶輪社三五二○地區 青少年交換委員會主委羅明峰表示,扶輪社每年都有國際交換生活動,主要就是讓外國青少年來台灣學中文,也了解台灣文化與習俗,由於這群青少年約十五至十八歲,剛好是傳統成年禮俗的階段,為了讓這群交換生有更深的體驗,因此,九年前就與民政局合辦「國際成年禮」。
為讓國際學生融入台灣在地文化,這群熱愛中華文化的青年,依序穿過黌門、禮門,以金盆水泉洗手,洗滌舊習,還有鑽桌腳儀式,代表謙遜忍耐及蛻變的過程;並由禮生父母或寄宿家庭父母,為禮生進行戴冠與笄等儀式。透過傳統古禮,讓禮生了解成年的意義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