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雖使產油國家和石油公司大失血,但對於經濟疲軟的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和中國等石油輸入大國而言,卻可因刺激消費而提振經濟。
《華盛頓郵報》報導,油價重挫可能導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財富轉移,並可能使所有相關議題重新洗牌,包括伊朗核武計畫的談判以及聯準會重振美國經濟的政策。
國際油價從六月中旬的高峰一路重跌約百分之四十;「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日前決議持續現行產量後,油價再度下挫。目前投資人、企業和各國決策當局關注這波油價將下探多低,以及跌勢持續多久。
油價過去五個月的跌幅,使得產油國損失達一點五兆美元。受創最深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目前該國的盧布大跌、通膨率超過百分之八,傷害更甚於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委內瑞拉也深受其害,原油營收減少使經濟危機更加惡化。
伊朗因經濟和政府預算均十分仰賴出售石油,低油價將使得西方國家為施壓伊朗在核武計畫上達成外交協議,而作出限制石油出口的制裁措施,對該國產生更大衝擊。
布侖特原油價格二日跌至每桶七十美元左右;前澳豐證券投資長巴拉特大膽預測,原油價格可能降至每桶四十美元。
儘管目前的油價使得OPEC成員國的年度營收銳減,美國和中國等石油輸入大國卻可省下大筆能源成本,並轉用於國內消費。
英國凱投宏觀的資深經濟學家肯寧漢姆指出,油價下滑將使全球經濟規模「輕易增加百分之零點五至百分之一」。
油價下跌,令數以百萬計的美國駕車民眾眉開眼笑。據美國汽車協會(AAA)統計,目前全美普通汽油的平均價格每加侖約二點七七美元;AAA預測可能再下跌十分錢至二十分錢。美國大企業同樣受惠,例如達美航空指出,航空燃油價格每下跌一分錢,該公司即可省下四千萬美元。
高盛經濟學家估計,過去近六個月油價下跌,已使美國家庭節省約七百五十億美元;油價若維持目前水平,每個美國家庭平均一年可省下約一千一百美元。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杜德里指出:「美國近年雖增加天然氣和原油產量,但仍是能源淨輸入國,因此能源價格下滑有利於美國經濟。」
亞洲進口原油 棄美國靠沙國
波斯灣產油國家積極利用油價下跌的優勢捍衛市占率,似乎已讓美國停止出口原油到亞洲。亞洲煉油廠並預期,沙烏地阿拉伯明年一月的原油出口價格將調降每桶二至三美元。
沙國石油部長奈米上周警告,OPEC須對抗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潮,不應減產石油來壓低油價,以削弱北美產油國的獲利。
貿易和產業消息來源透露,亞洲煉油廠已停止進口美國輕原油,這些煉油廠四個月前開始青睞較便宜的中東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