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民政司出版「現代國民婚禮」一書,建議民眾摒除固有習俗,從合八字、看黃曆開始,破除不合時宜的信仰,個人深表贊同。
翻開農民曆,舉凡婚喪喜慶,都被黃曆所操縱,只要是「吉日、適合嫁娶」,大家都挑同一天結婚。
自古婚禮以男方為中心,如潑水和放扇等習俗,嫁女兒形同和娘家分散;大年三十、初一,女兒不可回娘家,說是會瓜分福氣;請男童安床,希望能早生貴子;奉茶、戴戒指,希望將對方「壓落底」,壓根就是性別歧視。
新婚的禮儀規範也不少,像踏破瓦、過火爐,沒踏破瓦不吉利,至今仍依循不變。
影響最深的是女性的權利繼承喪失,阻斷了女性應享的利益,容易造成家庭失合、官司訴訟。
問題是,舊有傳統從何開始,由誰設定,很難找到源頭,民眾寧可信其有,連最時髦的年輕人,也被黃曆和古老文化所左右。
個人認為,新時代要有新思維,只要心存善念,日日是好日,事事都吉祥。夫妻天長地久,端視相敬相愛,絕非依循古禮。
換言之,只要改變觀念,重視「新人主體、性別平等、民主協商」,就是一場美好的婚禮。
許妙純(雲林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