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普宜興報導】首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上月二十九日邀請畢生提倡與實踐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闡述他的看法。大師提到,佛教是要帶給人幸福、安樂、自在、解脫和安身立命,奉行佛法能獲得人生的圓滿,放下才能輕鬆自在,猶如皮箱,出門要提起,回家後要放下。
星雲大師指出,佛陀自啟教以來,如托鉢、行腳弘法都很人間性,切實解決人生的問題,不談玄說妙,重視生活。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只是強調現代化及佛法與人的關係,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都是。
「什麼是佛法?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大師表示,一般人執著「我」,但究竟「我」是誰?生存於世,要擴大心胸,與宇宙同在,創造人間幸福。
大師對佛教名相有新解,如生老病死,應該改為老病死生。他認為人生了會死,死了會生,生了以後有未來、有希望,人生是圓形的。
開放提問時,大眾提出各式問題,如大師有何罣礙?緣和無明如何詮釋?佛教如何看待和解決憂慮?大師如何管理佛光山?親友生重病,應如何幫助?大師在什麼機緣下,提倡建設人間淨土?如何詮釋「無情有性」等,星雲大師皆一一給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