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晏蜓常誤入人類建築物內。圖/李圓恩
文與圖/李圓恩
時序入秋,在台大梅峰農場的戶外,很容易發現泰雅晏蜓的蹤跡。身上有著鮮麗黃綠或藍色條紋的泰雅晏蜓,是屬於大型的蜻蜓(身長達六、七公分)。更是冰河期遺留至今的生物,主要活動於台灣中高海拔湖泊、沼澤、溪流,屬於台灣特有的亞種蜻蜓之一。
由於人類在其棲地活動頻繁,泰雅晏蜓經常誤闖人類建築內。梅峰農場的辦公室大門,高處有片大窗戶,但是竄入室內的泰雅晏蜓因為不認識玻璃,加上習性機警,時時巡弋,通常會一而再、再而三固執地向著有光的地方不斷的碰撞,令人十分無奈。
人蜓無法溝通,加上手邊的昆蟲網太短,並不易抓捕到牠再放出戶外,所以一旦進入建築物,泰雅晏蜓重獲自由的機率不太大。畢竟,人類出於善意的抓捕動作,對蜻蜓來說應該算是驚恐指數破百的近逼,而牠必須承受被撈捕的驚恐,之後才有機會再領受被釋放的快樂。
曾有一隻泰雅晏蜓雄蟲,在大中午時飛進員工餐廳,之後不見了蹤影,隔日中午才被人發現牠那失去敏捷且已顯僵硬的軀體。不知道有多少生命受困於人類的建物、設施內而失去生命?是否也有少數幸運者,因理解人類出於彌補心態而出手捕捉後得到解救,繼續牠們短暫卻精采的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