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公布去年十二月景氣對策信號,出現代表衰退的藍燈,但官員卻宣稱「只是短暫,很快可以反轉」,但看著周遭開開關關、來來去去的商家,實在不懂官員的樂觀何來?
筆者家巷口的黃金三角窗,因臨原生植物園、蓮池潭風景區,又沾了巨蛋與高鐵左營站的商機,本是商家眼中條件絕佳的地段,但近年來因景氣差、通貨緊縮、民間購買力疲軟,易主速度直逼「行政院長」下台率,從家具行、南洋菜到最近的三C展賣場,即便賣場窗明几淨、光鮮亮麗,卻是門可羅雀,不然就是「只逛不買」的人潮,頻頻讓收銀台上「招財貓」漏氣,這般滿街盡是「冷凍庫」的景象,令人感嘆。
但本該急如熱鍋上螞蟻的財經官員卻一派輕鬆,彷若只要祭出「十八套劇本」,如增加政府與民間投資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但結構性問題不解決,限制兩岸投資的「任督二脈」不打通,政府「芭樂票」只會增加,民間投資更難脫假象。
官員雖可在冷氣房中擘畫經建大計,卻還是要走入人群,讓理論與現實碰頭,否則,只是高談闊論,當民眾逛著偌大的「冷凍庫」時,內心已凍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