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生物 稀有的短耳貓 過境短耳鴞 文/陳仕泓 |2014.11.19 語音朗讀 21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許多自然觀察者看到貓頭鷹的時候,都會暱稱其為貓兒,因為這種鳥類跟貓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常常在溝通或者記錄資料的時候以貓來暱稱。圖/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網路 許多自然觀察者看到貓頭鷹的時候,都會暱稱其為貓兒,因為這種鳥類跟貓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常常在溝通或者記錄資料的時候以貓來暱稱。圖/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網路 許多自然觀察者看到貓頭鷹的時候,都會暱稱其為貓兒,因為這種鳥類跟貓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常常在溝通或者記錄資料的時候以貓來暱稱。圖/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網路 文/陳仕泓 許多自然觀察者看到貓頭鷹的時候,都會暱稱其為貓兒,因為這種鳥類跟貓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常常在溝通或者記錄資料的時候以貓來暱稱。 一般所通稱的貓頭鷹是一種鴞科鳥類,該科鳥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強化了夜間覓食的生理結構,讓牠們在夜間的視覺、聽覺特別優異。我們總以為貓頭鷹只會在夜間出沒,但台灣卻有一種稀有的過境貓頭鷹——短耳鴞,選擇在白天的時候進行遷移,因為如此,所以,才讓我們有機會在白天看到牠們美麗的身影。 雖然我們可以在白天看到短耳鴞的身影,但是大部分時間,牠們還是會在晚上的時候出來活動,牠們的大眼睛、特殊如雷達收集器的臉盤結構,以及飛行時幾乎無聲的前進,讓牠們可以如王者般在夜晚捕捉食物。 短耳鴞的特徵就在於牠們警戒的時候,頭上的耳狀羽會豎起,這樣的舉動有助於牠們加強聲音的收集。如果你有幸看到這種稀有的鳥類,那大大的臉盤,黑框的眼周,加上短卻明顯的冠狀耳羽,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雖然短耳鴞身長約三十五公分的體型不算大,但那勾爪般的腳趾,還是證明了牠們是不可小覷的猛禽。 短耳鴞是一種草原性的鳥類,牠們喜歡在草原、田野以及開闊的平原環境下活動。所以,廣闊的關渡平原與關渡濕地,就是牠們固定會出現的地方。每年秋冬或者隔年的春天,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身影。但牠們停留一段時間後,會繼續往南或者往北遷移。 草原上豐富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如老鼠,是短耳鴞主要的食物來源。但是,隨著農藥與捕鼠藥的投遞,鼠類數量遞減,對短耳鴞也造成相當的威脅。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可愛的貓咪 下一篇文章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8【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路的盡頭【快樂塗鴉簿】獅子大王【童 詩‧童 思】知了知了【小藝術家】森林小屋【TAIWAN寶島覽勝】台語文創意園區【快樂塗鴉簿】慶生會 作者其他文章奇│妙│生│物 菱角鳥 水雉奇妙生物 大嘴鵜鶘迷途到台灣奇妙生物 稻禾上的斑文鳥奇妙生物 大雨嘩啦嘩啦下 蟾蜍循蟲來屋下奇妙生物 夜半追追追 原來是夜鷹奇妙生物 遠方來的稀客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