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品德故事74 走自己的路

文/郝廣才 |2014.11.17
1496觀看次
字級

文/郝廣才

瑪麗亞一八七○年出生於義大利,她是獨生女,父親是貴族後裔,母親出身名門。照理說,瑪麗亞會被好好教養,尋個門當戶對的親事。但瑪麗亞對如何社交、怎樣做一個貴夫人沒興趣,她喜歡數學、工學、生物學,後來想讀醫學。

當時,女性不能讀醫,羅馬大學醫學院拒絕她。她經過層層關卡,最後和教育部長談判,終於打破傳統,進入醫學院。

父親為逼她放棄,和她斷絕關係,也斷絕經濟來源。她靠一點獎學金、微薄家教收入,勉強生活。但比貧窮更苦的是男同學的輕視、嘲弄、排擠。沒人願意與她同組做實驗,她甚至要一人面對解剖屍體。

有一次,她終於受不了羞辱,逃出實驗室,就要放棄時,看到一個小男孩在路邊玩色紙,專注一心,完全忘我。瑪麗亞頓時領悟,重回實驗室。一八九六年,瑪麗亞二十六歲,她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醫生。

二年後,她未婚生下兒子,取名馬利歐。把兒子送到鄉下託人照顧,等兒子長大,她將馬利歐帶回身邊當助手,一直到馬利歐四十歲,瑪麗亞才告訴他身世。要知道,那個時代,女人沒繼承權、沒選舉權、沒參政權,瑪麗亞相當厲害!

真正了不起的,不是瑪麗亞的特立獨行,而是她對兒童教育的貢獻。她在醫院精神科做助理醫師時,有機會接觸「智障兒童」。醫界當時以為智障是精神病。

照慣例,都會把智障兒關起來,什麼東西都不給。瑪麗亞看到小孩整天無聊,不停地用手在地上抓。她相信,這一切都不對,她認為,智障不是醫學問題,是「教育」問題。

她設計新的教學方法,利用教具幫助智障兒學習。二年後,原被判定智障的孩子,在她教育下,竟都通過基本學力測驗,很多還得到高分,轟動歐洲。

一九○七年一月六日,瑪麗亞在羅馬的勞工區,建立一所「兒童之家」。選擇勞工區,是因居民光是為了生計,就已精疲力盡。父母根本沒時間、沒能力教育幼兒。孩子錯過學習黃金期,會嚴重影響成長。她要用教育幫助這些貧童,她堅信,人人平等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兒童之家」的「家」字,就是要表明這是溫柔、溫暖的地方,有別制式學校的僵硬冰冷。

瑪麗亞的信念在「兒童之家」得到全面且深化的發展;她研發大量教具、全新的教學方法,創建以兒童為本、為主體的教育原理,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教育家、捍衛兒童人權的天使,對人類有革命性影響。瑪麗亞的全名是瑪麗亞‧蒙特梭利,是的,就是大家從小知道的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路,讓世界變得不同。若你不知要去哪,選擇走哪條路都可以;若你知道要去哪,要記住但丁的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本文摘自《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