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楊乃武 今征服耳膜

郭士榛 |2014.11.12
71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上海越劇院由袁派傳人方亞芬領軍,帶來兩齣精采好戲《玉卿嫂》與《楊乃武》。

越劇又稱紹興戲,在大陸是僅次於京劇的第二大劇種。越劇誕生於浙江紹興的嵊縣,在上海改革發展,紹興在春秋戰國時期歸屬於越國,因而劇種稱為越劇。越劇流派紛呈,聲腔婉轉動聽,表演細膩,真切感人,舞台美侖美奐。越劇語音以嵊州方言為基礎,吸收了中州音韻和官話的語音,深受觀眾喜愛。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就採用了越劇的曲調。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說,曲調婉轉優美動人的越劇,唱起《紅樓夢》、《西廂記》等才子佳人的古典故事,最為動人。其實,上海越劇院也多次嘗試創排現代題材的戲,著名袁派花旦方亞芬走出古典形象,詮釋白先勇筆下的女性。

《玉卿嫂》改編自白先勇膾炙人口的同名小說,方亞芬飾演的《玉卿嫂》曾贏得大陸梅花獎榜首及白玉蘭獎。

上海越劇院成立於一九五五年,由越劇皇后袁雪芬擔任第一任院長,袁雪芬吸收崑曲、京劇與話劇的特長,將越劇作了大膽的改革,發展成編劇、導演、演員、音樂、舞美為一體的綜合性舞台藝術。上海越劇院多年來創作、改編了四百多齣古裝劇、歷史劇和現代劇,包括《紅樓夢》、《碧玉簪》、《梅龍鎮》、《西園記》、《孟麗君》等。

上海越劇院昨天、今天在台北城市舞台,分別推出《玉卿嫂》、傳統戲《楊乃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