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清淡 腸癌患者宜溫補

 |2014.11.10
113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醫師表示,不少腸癌患者切除病灶後,未改飲食習慣,高油、高鹽、少蔬果,再度罹患腸癌機會是一般正常人六至七倍。進補可多吃山藥、莧菜、地瓜葉,整腸健胃。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高油脂補湯不宜。

大腸癌連續六年成為國人十大癌症首位,若能早期發現治療,五年存活率八成以上。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舉辦第五屆大腸直腸癌愛相挺病友活動,教導健康飲食。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張家崙表示,得過腸癌患者未注重飲食習慣,五年內復發機率百分之一點五,是一般正常人的六至七倍。罹癌後,仍大量攝取高脂肪、多肉、少蔬果,會增加疾病再復發及死亡風險。

開業中醫師羅明宇表示,腸癌患者消化機能弱,脾胃虛寒,容易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腸黏膜病變、黏膜較薄、免疫機能不好,吃辛辣刺激的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食物,會造成腸胃燥熱上火、蠕動減弱。腸癌患者要溫補,可吃不加豬腸和酒四神湯,或由黨蔘、茯苓、甘草、白朮組成的四君子湯。含天然酵素的芡實、蓮子及山藥、莧菜、地瓜葉等,有助腸癌患者整腸健胃。

醫師建議,即使進補也要均衡,多樣攝取蔬果,以白肉取代紅肉,搭配菇類、木耳清腸胃,飲食習慣必須清淡。患者每一兩年需定期大腸鏡檢查,把腸癌復發機率降到最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