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表示,由於標靶藥物進步,中晚期肝癌病患可把握治療時機,使用放射治療合併標靶藥物療法,有效控制病情。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吳明順指出,肝臟沒有神經,罹患肝病的人大部分沒有自覺,也無特殊症狀。台灣每年約八千人死於肝癌,多好發在四十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
吳明順表示,肝病帶原者罹患肝癌機會,是一般人一百五十倍,患有慢性B、C型肝炎者,應定期做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太晚發現肝癌者,現在標靶藥物進步,提醒病人應把握治療時機使用合併療法。
他舉例說,有一位年近八十歲病患,發現肝癌時,腫瘤已超過十二公分,因病人體能狀況無法手術,評估可能只剩三至六個月壽命,但接受放射治療合併標靶藥物後,經過一年半時間,腫瘤已獲得控制,病患體能比初罹癌時更有活力。
吳明順指出,肝癌診斷與治療技術日新月異,治療方法相當多,雖仍以手術切除與局部根除治療為主,但中晚期肝癌病人還是合併療法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標靶治療透過鎖定腫瘤細胞特性生長途徑,達到僅阻斷癌細胞成長、摧毀癌細胞治療效果,療效具專一性,減少傳統化療藥物副作用,使病患生活品質更好。
對肝功能還不錯,即使肝腫瘤體積過大,使用腫瘤肝動脈栓塞術或放射治療的病人,很多文獻證實可以合併標靶藥物治療,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