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本周宣佈啟動國際臨床試驗,在愛滋病嬰兒出生四十八小時內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希望讓患兒長期避免用藥。
「密西西比嬰兒」是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名四歲嬰兒,因母親傳播愛滋病毒,出生三十小時便接受藥力較強的組合藥物治療,十八個月後因故中斷,再次就醫時其體內無法檢測到愛滋病病毒,並且在未用藥情況下保持這種「治癒」效果約二十七個月,直到今年病情才再次反彈。這個病例一度看到治愈愛滋病的希望。
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佈消息,新的臨床試驗將在美國、阿根廷、巴西、南非和烏干達等九個國家實施。其中大部分嬰兒母親在懷孕時沒有接受任何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這些嬰兒出生後如帶愛滋病病毒,將在四十八小時內接受治療。按計劃,如這些嬰兒兩歲後體內無法檢測到病毒,或無法檢測到病毒狀態持續七十二周,獲家人同意後將停止治療,除非復發,這些孩子將密切觀察到五歲。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說,通常情況下,愛滋病病毒只要幾天就會根留新生兒體內,新試驗在嬰兒出生四十八小時內開始治療,限制艾滋病病毒在新生兒體內的「藏身所」數量。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另一名愛滋病專家羅恩·哈茲拉則說,「如果理論正確,那麼極早期治療也許會使艾滋病新生兒成長中的免疫系統能夠長期壓制愛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