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但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顯示,全台灣國中生僅四成五參加,人數不到一半,其中,多數是幫忙打掃、庶務整理等簡單工作;參加過的學生認為,志願服務可拓展生活經驗、獲得成就感,也有一成學生認為有助升學。
「二○一四國中生志願服務參與經驗調查」顯示,只有四成五國中生曾參與志願服務,不能參加原因的前三名分別為:時間無法配合占百分之十九點一七、沒興趣占百分之十七點六、缺乏義工服務資訊占百分之十六點六二。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分析,多數國中生忙著準備考試、補習、上才藝課,根本無法配合志願服務單位的時間。
為鼓勵學生加入服務行列,何素秋也提出三項誘因,一是師長、父母應培養孩子服務興趣,不要只是單調的打掃、打雜、對發票,甚至家長也應加入。此外,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有疑問時,服務單位也要主動解答。另外,政府也應建立志願服務媒合平台,讓有意參加的學生,盡速找到服務單位。
新北市福營國中十三年前成立「扶輪少年服務團」,以社團鼓勵學生參與服務。社團老師朱秋蓉表示,成員起初只有三十多人,學生覺得「做善事很有成就感」後,社員人數已增加到一百一十六位,變成學校大社團。
朱秋蓉說,社會服務好玩有趣,讓孩子參與後有成就感,就會刺激他們主動加入,學生也會提案,例如「扶輪少年服務團」社長潘沛荑,最近就發起「髮短心長」活動,將她留二年的六十公分長髮捐給癌友,十八位師生也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