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蔡麗華的民族舞蹈夢

執筆人: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2014.10.15
159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明德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傳統表演藝術是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的傳統藝能,其範疇包括戲曲、音樂、歌謠、舞蹈、說唱與雜技等。由於它們生發於民俗土壤,深具常民文化的性質,所以能引起大眾的同情共感。

舞蹈是傳統藝能的重要環節,充分顯現民族的情感、思想與美感經驗。在台灣舞蹈界,先行、中生兩代人才輩出,但能舞出台灣情,展現豐富的舞蹈語言者,大概就是劉鳳學、郭惠良、蔡麗華、林麗珍、林懷民與樊潔兮等人了。

當中,「雲門舞集」、「無垢舞蹈劇場」的表現深受矚目,新舞碼一出,往往令人驚聽回視。而「台北民族舞團」則扎根鄉土,以肢體語言舞出多元族群的風華,為文化台灣發聲。

該舞團創辦人蔡麗華,一九八八年為維繫民族舞蹈命脈,毅然決然創立台灣第一個專業民族舞團—台北民族舞團。將多年研究的族群歌舞(包括原住民、河洛與客家),轉化為本土舞碼,不僅驚動台灣,也飲譽國際,其舞作有:〈微笑〉、〈噶瑪蘭之歌〉、〈仕女圖〉、〈雅美飛魚祭〉、〈慶神醮〉等,曾應邀四十餘國演出七百多場,並在國際知名劇院公演,轟動一時。

二○一四年十一月,「台北民族舞團」應邀中美洲巡迴演出,蔡麗華定調為〈舞動台灣情〉,演出六種舞碼:一、〈觀想〉,取材敦煌、雲崗石窟眾菩薩觀想的神韻,透過舞者的修為,轉化成千手觀音的慈悲意象;二、〈花布衫戀歌〉,鋪敘客家男女採茶唱山歌,傳送戀情,以活潑的語彙,舞出動人的青春戀曲;三、〈百合傳說〉,取材排灣族頭目女兒的婚禮,舞碼分三段,宛如一首敘事詩。透過鼻笛、勇士舞、百合舞宴、情歌對唱、結婚歌舞等曲目,配合鮮明的服飾,舞寫排灣故事;四、〈天龍八部〉,即功夫,詮釋武者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舞者透過太極、八卦掌、北拳、劍、扇、刀、槍、棍等八種武術的陰陽柔剛,展現修行舞蹈之美;五、〈春燈〉,透過亮麗的歲時節慶元宵,燈影輝映的氛圍,舞出青春男女燈下許願的經歷;六、〈慶神醮〉,為壓軸舞碼,這是蔡麗華一九九一年的舞作,十足台灣味。本舞整合台灣迎神廟會的藝陣,重新譜寫建醮謝神的祭儀、各種陣頭的出場,營造超凡入聖的場域,充分表現編舞的用心。

藝陣,俗稱陣頭,是指迎神賽會的前驅隊伍,也是含有技藝表演性質的民俗團體,依體裁屬性可分為樂舞(雜技)與歌舞小戲兩類。前者涵蓋獅陣、龍陣、宋江陣、高蹺陣、跳鼓陣、布馬陣、鬥牛陣、十二婆姐陣與八家將;後者包括車鼓陣與牛犁陣。就陣頭所展現的風格,可分為文陣與武陣,一為陰柔一是陽剛,在民間廟會或各種慶典扮演熱鬧的角色。蔡麗華長期深探陣頭底蘊,透過錄影身段、歸納步法、分析音樂,解讀其奧祕,並從中尋找素材、創造舞碼。她曾訪談西港車鼓老藝人黃阿彬先生;年過七十的黃阿彬,車鼓生涯半世紀,舞藝俐落,讓她的團員大開眼界,深深體會車鼓的竅門。

我與蔡麗華認識三十多年,她成立專業民族舞團,培育優秀舞者,默默為薪傳盡心盡力。二○一四「舞動台灣情」的中美洲巡迴演出,相信舞團精湛熟練的舞藝,一定能征服觀眾,讓國際友人見識到台灣的另一種軟實力。

舞蹈是蔡麗華追求的事業,舞團是她的心靈之家,為了顧這個家,她嘗盡千辛萬苦。但讓她安慰的是先生林正常教授無怨無悔的支持,加上兒子「林文中現代舞團」正式投入舞蹈行列。我說,這就是蔡麗華的民族舞蹈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