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所在的林美山,不論清晨或夜晚都有美景可賞,更是單車族最愛的路線之一。
佛光大學所在的林美山,不論清晨或夜晚都有美景可賞,更是單車族最愛的路線之一。
我乃九十五歲老頑童,不僅是國際佛光會的會員,亦是佛光大學百萬人興學委員會的會友。我曾兩次捐獻興學基金,錢不算多,僅數千元,但以一個退伍老兵,能夠響應大師的號召,參與興學行列,忝為會友,深感榮幸。
前次參訪佛大時,還是一片荒蕪,道路狹窄,校舍尚未完工,此次參加板橋講堂舉辦的「宜蘭朝聖之旅」,想起了家鄉一段採蘭歌調,很有趣味。「身穿藍,手提籃,要到南山去採蘭,十字路中把路攔,那時奴家好著難。」我想了想,難?有什麼難,何妨參與行程,到宜蘭林美山拜訪佛光大學!
到了佛光大學,先參加大悲懺法會,場面非常感人,偌大體育館,連同工作人員在內,約容納了兩千餘人,場面十分殊勝!
林美山,真是一處「物華文寶,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把它比為祇樹孤獨園,一點也不為過,不然的話,淡江大學也不會趕來做鄰居了,互相標榜培育大學人才,將來為國家社會服務。淡江大學,也來沾點佛光山的光采!
此地過去是荒山野林,雜亂無章,現在是亭台樓閣,中西合璧,美麗校園,花木扶疏,綠草如茵,路旁還建有百萬人興學、建校的芳名功德碑牆,可惜時間不允許,沒空找找文某人名在何處,但想想名列其中就很榮幸了,究竟刻在何處就不重要了!
參加大悲懺法會圓滿後,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博士,又到體育館大門送客,我有幸在人群中,單獨同他握手,此生累計已和胡適、傅斯年、楊朝祥共三位校長握手,很光榮!
楊校長說,他也很榮幸能夠有緣同一位九十五歲的會友握手。可惜沒有相機,未曾留下鏡頭紀念。
之後參訪宜蘭仁愛之家,也是舊地重遊,過去的老舊建築,現己改頭換面。正面三層大殿,邊房煥然一新,誠如古人說: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午餐為自助式,經濟可口。
梅花湖盪舟行程後,車行路過「龍虎步道」和「枕頭山」,兩處風景都很迷人,要不是團體活動,我一定會下車走上一段,可惜人和時間都不允許,只得望山興嘆了。歸途特別題了一首感嘆詩為記:
遊湖路過龍虎山,枕頭山下無人眠,
悲懺法會很圓滿,功德無量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