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農業缺工嚴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日前首度鬆口表示,計畫明年一月試辦由仲介引進、農會當雇主,引進農業外勞,也不排除引進陸勞。
農村缺工與農民老化有關,要解決問題,可以朝三方面努力:
首先嘗試從替代役男因應,因為替代役男大塞車,無法順利當兵的役男改服「農民役」。
原則上由農委會、國防部與縣市的農會協議,依農村實際需要,透過短期的農業專班密集訓練,依據各地農會所需的協助人數,分別轉赴各鄉鎮農村,或參與插秧、收割,或幫忙採茶、採蔬果。一則可以暫緩解決替代役問題與農家之困擾,一則可以讓有心以農為業者從此出發。
其次是鼓勵農家子弟還鄉繼承衣缽,他們如果願意繼承農業生產,或轉型精緻農業投資,政府在貸款方面給予最大優惠,在農務上的經驗指導更是全面提攜。
至於願意從事農務營生的人,政府盡可能幫助他們以租賃方式取得地上物的經營權,在契約任內提升成為準農民。
改善高級農校師資水平與鼓勵農村子弟就近完成學業,如果政府鼓勵這些畢業生前往農村捲起褲管學以致用,或辦理的農會特考錄取而有機會在農業鄉鎮發揮所長。
當農校、農業科系畢業人數都沒「忘本」,台灣又何需外來的「農勞」呢?
凌雲(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