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藝聯盟青年團隊號召百名青年,回到謝氏宗親客家聚落學傳統鼓陣。圖/劉羿吟提供
【本報台北訊】苗栗縣通霄山區的謝氏宗親客家聚落,沒有手機訊號,更無車水馬龍的喧囂,但卻有濃濃的文化與人情味。集藝聯盟青年團隊參加教育部青年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號召百位年輕輩的謝氏宗親,回到這個客家大院,學習客家鼓陣,讓古老山城風華再現。
謝氏宗親所在的烏眉里聚落,保存著良好的三合院、祖先祠堂,及前輩傳承下來的文化技藝。隨著青年人口外移,宗親族人各自成家,在外縣市發展,當地僅剩二、三戶住家。
計畫發起人劉羿吟,是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學生,她同時也是謝氏宗親。劉羿吟表示,外公從小住在烏眉里聚落,因工作搬到高雄。
她在一次回鄉祭祖時,從老一輩的人口中得知,隨著人口外移,當地的客家慶典祭祀音樂逐漸失傳,也缺乏年輕人參與。
劉羿吟號召移居在外的謝氏宗親回故鄉,有人來自高雄、嘉義、新竹;三月起,每個周末一起回到這個山區古厝,開辦客家鼓陣班,大家自掏腰包,合資買樂器,再請謝氏長輩指導青年,每逢周末,謝家古厝往往能聚集一百至二百人。
宗親長輩代表謝廷光表示,他已移居桃園居住,過去只有重要節日會回到謝家祠堂,看到這些青年的努力,深受感動,現在每周末都會回聚落,教導青年傳統文化。
青年團隊成員之一的謝殷程是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謝承志則是科技產業研發工程師,也受劉羿吟邀請返回老家,一同投入客家文化傳承。
他們表示,自從國中到外地求學後,便很少回故鄉,現在幾乎每周末都會回來練鼓,能重新認識並承襲自己的客家文化,非常驕傲。
集藝聯盟青年團隊的學習成果將於十二月六、七日客家山城盛會上展現,屆時會有三百至四百名宗親回到古厝參加,外地民眾也可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