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五結訊】現年八十歲的林阿鏗建廟、做木家具超過一甲子,以追求完美的個性,許多作品讓人讚歎不已,傳統藝術中心也委請他製作香櫃與籤詩櫃各一座,要放在文昌祠,以傳後世。
人稱「阿鏗師」的林阿鏗說,木作是他們的祖傳事業,他十五歲起跟隨叔父學習大木,十八歲就出師,三十歲主持起廟、起大塊厝,但多數作品已改建,五結德義宮還較完整保留。
林阿鏗指出,他蓋廟憑著一把篙尺定方位、尺寸,和現今建築師大不同,草湖玉尊宮的旁殿是他蓋的,冬山天照宮也是他設計的,作品留傳各地,後來因看不慣人我紛爭,乾脆回老家開「益祥木器行」,專製大轎、風鼓、神桌等家具,他的。
林阿鏗收徒約三十人,現仍有十餘位在從事與木作相關的工作,兒子林益陞與林登訓兩人,早期雖然跟著學,但皆已改行。林阿鏗說,他帶學徒很嚴格,做不好須打掉重做,學徒們都很爭氣,有的讀到設計博士學位,有的成了大公司董事長。
林阿鏗耳聰目明,老當益壯,他昨天示範手工鑿木,力道依然猷勁。林阿鏗說,以前沒有機器,木作全靠手工,他早年鑿木像放鞭砲一樣快,近年來大陸便宜家具進口,嚴重打擊本土生意。
林阿鏗說,有不少人想珍藏他的木作,傳藝中心要在文昌祠增添香櫃、籤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請阿鏗師出馬。
林阿鏗說,他把以前存放的木料做完,就要「收起來」了,傳藝中心的委託案,可能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任務,他會盡力完成,不能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