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當老師時,很多家長都會慰勉我說:「老師辛苦了」或「現在的老師真不好當」之類安慰我的話,其實,老師的難為跟當父母的難為比起來,可差多了!
有次坐捷運時,有個年約國小高年級的學生,當車門一打開,他就迅速坐上博愛座,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和朋友面面相覷,心想怎麼會有這麼不懂禮貌的孩子,不過,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裝作沒看到。
過沒多久,一位身上用透明塑膠袋綁著一大袋藥包的老阿伯上車,朋友的孩子見狀連忙要讓座給這位老人,而這位坐博愛座的小男孩,卻彷彿視若無睹般地繼續坐著,「站」在他前面的媽咪,終於開口說話了:「快起來讓伯伯坐!」只見這位孩子繼續盯著智慧型手機玩電玩,理都不理;這位媽媽叫他好幾次,他還是無動於衷……
我看著這位媽咪的臉色一陣青又一陣紅,眼眶紅紅的,眼淚似乎快要掉下來了!我這個當老師的心裡又氣又難過。氣憤的是,小孩自己坐博愛座,媽媽卻得「站」在孩子面前;難過的是,在那當下,我突然深刻地感受到當父母的無奈與難為。
以前總覺得,每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可能有對用錯教育方式的家長。但那位媽媽的淚水讓我深刻體會到:每位孩子的背後,可能有著難為的家長。
後來這對母子下車了,我趕緊請這位老阿伯坐博愛座,老阿伯深深地鬆了一口氣,跟我說:「還好,剛剛那對母子沒有在車上吵起來,要不然我也會感到很為難。」聽完阿伯這麼說,我多想衝到那個小孩面前,告訴他:因為他一個人自私的舉動,讓多少人感到「為難」?
我為難地控制自己想要像老師般訓斥這位學生;老阿伯為難地拖著衰老的身軀站著;媽媽在眾人面前為難地拜託他讓座。
有孩子的大人們真的不必期待他們要多有成就、多麼成功,只要期待他們多一點同理心,期待他們不要讓身邊最親密的人感到為難,不要讓師長難為,這就是最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