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宣布,今年培訓婦產科種子講師,進入全台大學校園,提供正確兩性關係及避孕知識。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青少女初次性行為年齡,降到十六歲。據全球青少女避孕認知調查結果,發現高達六成亞洲青少女,在發生性行為時,未採取避孕措施,罹患性病及意外懷孕機率相對提高。
黃閔照說,網路和朋友是青少女分享及取得避孕知識來源主要管道,充斥不少錯誤避孕觀念及經驗。例如有人視吃避孕藥麻煩又傷身,事後吃一顆緊急避孕藥「補救」,導致經期大亂,甚至出現精神焦慮等身心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青少女小組召集人蔡永杰指出,美國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一九九五年至二○一○年,「緊急避孕藥」使用量成長約十倍,顯示愈來愈多年輕女性心存僥倖,錯將緊急避孕藥當墮胎藥,長期濫用影響身體健康,提醒年輕女性切莫「本末倒置」。
九二六「世界避孕日」前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強調,醫界認為最有效避孕方式為「雙重避孕法」,唯有落實「男性使用保險套,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藥」雙重避孕防護,方能降低罹患性病及意外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