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研究發現,慣吃西方飲食男性精蟲數量明顯變少,長期可能影響受孕機率。
由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曹智惟主持的研究,調查七千兩百八十二名台灣男性。曹智惟指出,這項大型流行病學調查人數為亞洲第一,受檢者在參加健康檢查時,除一般血液、尿液外,還檢驗精液,由研究人員透過顯微鏡觀察精蟲濃度、活動力、外觀型態等重要指標。
在飲食型態上,則由受試者自填問卷,區分為多吃蔬果的健康飲食組、嗜吃米、麵、馬鈴薯等主食的碳水化合物組、偏好奶製品及油炸食物和紅肉、海鮮的西方飲食組,及喜歡含糖飲料、甜食的甜食族和愛吃速食、泡麵罐頭的高鹽組。經交叉比對,顯示西方飲食組精蟲數量最低,且越常吃奶製品、紅肉海鮮男性,精液品質越差,不僅每CC精蟲濃度下降,精蟲外觀型態也明顯較差;甜食組的精液品質也欠佳,精蟲濃度、外觀都較差。曹智惟推測,甜食多含有反式脂肪,經常食用,提高胰島素阻抗性,讓抗氧化能力下降,影響精蟲濃度。
在精蟲活動力方面,表現最差為碳水化合物組男士,米麵吃越多,精蟲活動力就越差。曹智惟分析,碳水化合物屬於高熱量食物,吃多了體重容易過重,一旦變胖,除了行動吃力,也會出現蟲蟲危機,讓精蟲游不動。
令人意外的是,常吃深色蔬菜健康飲食組精蟲品質並未較佳。曹智惟說,可能蔬果農藥殘留嚴重,食物遭受汙染,間接影響精蟲活動力、濃度及外型;整體發現,不管是哪一種飲食型態,台灣男性精蟲品質,明顯較早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