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肇事頻仍,日前有八十五歲老翁一口氣連三撞,肇事後,不負責任自行離去,家人又勸不聽,現行法令又未規定高齡者不可開車,該以何種方法鼓勵高齡者繳回駕照,和修改相關法令來限制高齡者開汽車和騎機車,又引起了話題。
新北市曾推動七十歲以上駕駛人,放棄駕照可獲一張三百元悠遊卡,希望藉法令和軟性訴求,讓老人自願放棄駕照,但成效不佳。
交通部去年底曾公布退場機制,先勸導措施,再行體能檢測,鼓勵長輩主動放棄駕照。
老人隨著年紀增長,動作漸漸不靈活、判斷力和反應力下降,尤其視力退化,駕車反應較差,危險性自然增高。
最難掩飾的是,年紀和體力成反比,歲數增加動能衰退,持續開車數小時,就感到疲累不堪,無法像年輕人一樣,精神奕奕活力充沛。
問題是,老人的定義是幾歲,有以六十五歲當界線,想必是依請領老人年金的年齡做分野,但這年紀是否「髮蒼蒼、視茫茫」,值得商榷。
現代人平均歲數超過七十歲,有人「未老先衰」,有人「像一尾活龍」,若強定歲數,恐怕有人不願承認。
根據台北市區監理所調查,多數銀髮族支持退場機制,承認身心狀況退化,並認同以健康檢查做為換照門檻,尤其罹患失智症等病,對自己和其他用路人,都是種道安威脅。
立法院修訂法案時,應確保駕駛人的權益,並參考其他國家限齡的做法,研擬出妥善的方案,既兼顧老人尊嚴,又能防範意外發生,相信會獲得支持的。
黃富生(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