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GMP廠商也捲入餿水油事件風暴,導致民眾食安信心崩潰!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在行政院會中指示經濟部廣泛蒐集外界意見,徹底檢討GMP制度的存廢及精進。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十月將做GMP民調及檢討,如果沒能帶來好處和信心,會檢討退場配套機制。
餿水油事件再爆多件GMP(優良作業規範)認證產品出包,GMP公信力再被質疑。吳明機昨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指出,GMP是自願性的標章,這次餿水油事件有些廠商得到「部分」的認證,但是出問題的並不是GMP產品,經濟部並不是食品安全的主管機關,廠商要來簽約、輔導,才有辦法查核,非GMP產品,經濟部無法查核。
他說,GMP早期目的是提供消費者選擇、提升產業形象;後來衛福部提出「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自主管理制度,基本上,廠商都要符合;目前有二百三十五家左右的GMP中大型廠商,如果將來GMP退場,GHP如何落實,非常重要,現在行政院正協調經濟部,以輔導GMP的經驗,配合衛福部,希望在一○五年以前,完成二千五百家業者GHP的輔導。
吳明機表示,GMP在過去二十五年的過程,扮演一定的貢獻,過去民調有七成民眾認為,宜修不宜廢,而十月將再做民調,如果沒能帶來好處和信心,會檢討退場配套機制。
江宜樺則在院會中指示經濟部廣泛蒐集外界意見,為GMP制度的存廢及精進徹底檢討,包括是否由原來單一產品認證,改為同廠全類產品的全數認證;是否要求GMP認證單位及推廣單位,都要加入更多公正獨立的學者專家及消保代表;認證及突擊檢查頻率是否增加,都須進行檢視。
另外,江宜樺也在國民黨中央所舉辦的立法行政部門議事運作研討會上指出,已經責成衛服部,改變GMP認證制度,未來同品項產品,不管多少項,生產線需要通過GMP認證才適用。
他表示,強冠是一個有GMP產品的公司,竟然向地下油廠購買不合格產品製作油品,相當不可取。其實強冠公司的七十五項品項中,只有十二項產品有GMP標章,但卻魚目混珠,造成消費者誤解。未來廠商都要通過GMP認證才能適用。如果這樣的改變,還是無法獲得消費者信任,也會思考GMP的存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