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針對國內GMP認證頻頻出包,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昨天表示,GMP協會球員兼裁判,再找消保團體代表參與也無意義,因為根本未經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就做驗證工作,不合國際認、驗證規範本質。
食品認證與驗證是分開來的,且國際有一套通行的機制,若未遵循,不論在國際或國內都沒公信力。謝天仁指出,認證要具公信力,屬於政府所有,頒予優良食品標章,當然也要TAF認證過,才能執行GMP標章驗證,而GMP標章的驗證由業者自己來做,就是球員兼裁判,與國際對於認證、驗證要政府或第三客觀機構、人士及包含消保團體代表參與的標準截然不同;如今出了問題才要消保團體代表參與,已無意義。
他表示,公信力是一層層堆疊架構起來的,不是業者自己出資設立協會、驗證就算數;若行政權准予GMP協會這樣做,一旦消費者及商家受害求償,就會有涉及國家賠償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