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戰後 漸凍人:不再只有2%台灣人認識我們 李祖翔 |2014.09.07 語音朗讀 21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冰桶挑戰出現反彈聲浪後,門諾醫院改以溫水桶響應世界公益。圖/門諾醫院提供 冰桶挑戰出現反彈聲浪後,門諾醫院改以溫水桶響應世界公益。圖/門諾醫院提供 罕病立委楊玉欣趁勝追擊,讓冰桶挑戰的愛延續。圖/立委楊玉欣國會辦公室提供 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近來公益界最引人注目的話題,當屬「冰桶挑戰」接力事件。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起於社群網路的籌款活動,希望人們重視「漸凍人症」,參與者要將冰水從頭上倒下,拍成影片上傳至網路發布,完成挑戰後可點名最多三人做一樣的行為,接受挑戰或捐款給慈善團體,二擇一或者都做。隨著名人參與,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及不少NBA球星,這項活動風靡世界各地,政、商和演藝人員都倣效參與。 協會提醒 要注意安全 但輿論漸漸出現反對聲浪,認為參與只是為了趕流行、做政治或形象宣傳,甚至抨擊是浪費水的行為。有人覺得不接受挑戰就沒有面子,所以參與者失去了關注漸凍人的初衷。參與者往往在完成後,只會高喊好爽、好冰,不夠嚴肅看待病症,也沒有實質捐款。香港肌健協會更在八月二十日,於官網張貼「冰桶挑戰是一個體驗活動,乃屬自願性質,希望大家以一桶冰水感受病人身體日漸冰封的感覺,家長切勿讓嬰孩參與,亦請參加者注意環境及安全。」的警語。 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及柯文哲都曾選同一天進行冰桶挑戰,並發表對漸凍人的關注及選舉承諾;官員及立委的line與臉書,也常問著「今天誰點了我?終於輪到我了!」有規模的企業家紛紛跟進,但不上傳影片到網路,卻在媒體、新聞上露出。 而活動推展期間,美國加州正臨乾旱,因此官員批評活動浪費食用水;香港環保組織直言活動有浪費食物和水源之嫌;此舉引起藝人金城武為求環保、以除濕機水自淋,巴勒斯坦記者挑戰瓦礫桶,希望世人關注加薩戰爭與乾旱;印度明星以米粒代替冰水,或把食物填滿塑膠桶,號召把救援物資送到遭受水災和山泥傾瀉的尼泊爾……。 無論好壞 有用是事實 無論挑戰是否變質,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理事長劉延鉅說,對漸凍人幫助都很大!「我們協會成立十七年,調查卻發現全台不到百分之二的人認識我們漸凍人,努力宣導後,成果依然不好,這次冰桶挑戰卻很有效,很多人打電話來問我們需要什麼?有人要捐錢,有人報名當義工,還有十名病友加入會員,諮詢自己的病症。」 劉延鉅認為,冰桶挑戰所以能成功,在於它滿足「簡單、歡樂、感動」三個要素,他解釋:「簡單到任何人都可加入;它的歡樂吸引各族群;參加後覺得自己做了有意義的事,就產生感動。」 冰桶挑戰讓各國漸凍人協會都進帳了數筆高額善款,如最初的美國漸凍人協會募款超過四億,香港肌健協會至九月一日中午十二時已收到二千五百萬元,台灣漸凍人協會統計國內發起冰桶挑戰活動兩天,捐款就有三十三萬元,郭台銘承諾捐美金後初估破六百萬元。 劉延鉅說,協會對這項挑戰是樂觀其成,不過,活動不由協會發起,不會特別注意誰站出來接力,協會最需要的還是願意長期幫助他們的人,讓他們度過最艱難的日子。 趁勝追擊 修正罕病法 台灣公益人士對冰桶挑戰的效應有高度期待,罕病立委楊玉欣、前兒盟執行長王育敏(現亦為立委)八月二十九日召開「罕病法修正案盡速三讀」記者會,邀罕見疾病基金會、漸凍人協會及病友家庭,一面表達對社會大眾冰桶潑水公益活動的感謝,一面呼籲盡速通過罕病法修正案,提升漸凍人及罕見疾病的防治與照顧品質,讓愛的行動不只治標更能治本。 楊玉欣說:「冰桶挑戰總有退燒之日,如何將這股溫暖延續下去,才是台灣社會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她並讓冰桶挑戰持續發酵,在與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合作、將在九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於立法院文化走廊舉辦的「以愛為名──原生藝術之光」聯展上,挑戰藝術冰桶,用淋下藝術作品,表達她「行政部門對身障者的關懷不應只是趣味活動,更該轉化為各種具體的支持政策。」的理念,如同透過冰桶,給身障藝術家一個發展的國際舞台。 前一篇文章 司機有情義 乘客窩心更感激 下一篇文章 寒士餐會後 平凡感動 勝過報載不周延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歲末一役 公益團體拚了!新年小願望 愛心大眾能滿足林妏憶 以傾聽記錄生命用故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