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基因變異 治青光眼新線索 |2014.09.02 語音朗讀 11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青光眼為全球致盲眼疾首要原因,當液體在眼球內部積聚,擠壓視覺神經,壓力會導致青光眼。科學家昨天表示,他們發現與青光眼有關的六種基因變異,可有助提早診斷,改善治療。 《自然遺傳學》雜誌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發現多個與青光眼有關基因變異,對調節細胞裡的膽固醇扮演角色,和「動脈粥狀硬化」這種與年齡相關的動脈疾病也有關連。 根據這份研究,血型B型者似乎比較常帶有其中一個基因變異ABO。 前一篇文章 洗腎人工廔管 易感染害命 下一篇文章 老人安養 優質10大照顧機構出爐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5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6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7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8【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09【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10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亞洲肝臟移植開拓者 陳肇隆獲頒當代傳奇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國際家庭日 鼓勵有溫度互動十大死因多涉高血壓 飲食減鹽可有效防治預防過敏性花粉症 多吃蔬果咖啡渣含抗氧化物質 能入菜當面膜用途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