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車的「說故事姐姐」,為兒童講述三好故事。圖/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提供
(人間社)
文/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在塑造人類心智工程的功能上,圖書館宛如是個大容器,它容納了許許多多的文獻,同時也間接容納了隱藏在文獻背後的智慧。這些隱藏在文獻中的智慧,每一個都是晶瑩飽滿、溫潤明亮的,一如江南水田裡的稻米,餵養著讀者心靈智慧的空虛與飢渴。有鑑於此,圖書館的功能,不僅要善加保存文獻,也要善加護持文獻背後的智慧,讓它們繼續不斷散發智慧飽滿與心靈溫潤的功能。
佛教 推展人間智慧
無論從時間或從空間來審視,從古及今,自東徂西,佛教所弘傳的除了心靈信仰之旅外,同時也推展人間智慧之旅。關於後者,閱讀的培養、閱讀提倡和閱讀的推動,則是叩訪智慧女神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近年來,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的雲水書坊,在推動閱讀活動方面所做深耕慧土和扎根基層的努力,不但是有目共睹,其成就更是讓人驚豔且可圈可點。
一本書就是一個故事,無數本書就是無數個故事,無數個故事迆邐成綿延不絕的文獻風景。這些綿延不絕的文獻風景,匯聚成取用不竭的智慧寶庫。懷抱著豐潤幼嫩心靈的服務心態,雲水書坊以如雲似水般的從容自在,走訪鄉村,深入人群,滋潤心靈。
誠然,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所推動的雲水書坊,讓人驕傲的不是那些令人刮目的數字,讓人驚豔的也不是那些令人亮麗的成績。最令我們動容和欣慰之處是,每一個小讀者在借書時所綻放出來的絢爛笑顏,當然還進一步包括,當他們閱讀時所噴灑出來的歡欣和快樂。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從小到大,將陪伴著我們一生一世,並使我們每個人都受惠無窮:從童年的稚趣到青年的喜樂,從成年的歡愉到老年的圓滿。至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吸收、增進和積累,這些功能倒還在其次。
書香 滋養每一寸土地
阮甘納桑認為圖書館是一個成長的有機體。既是有機體,其經營之道,應是有活水的源頭。蒐藏資源整備的豐富化、多元化、新穎化,是其一;閱讀機制的建立,從小養成閱讀興趣,從小建立閱讀習慣,是其二。今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所推動的雲水書坊,可說是圖書館經營的翻新與創新。從城鄉到僻壤,從社區到街巷,從家庭到個人,從青少年到幼童,要讓寶島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個社會角落,每一個社會角落裡的每一個生命,都感受到閱讀的滋潤和撫慰,長長久久生生不息。
閱讀的成效何止於此,薔薇薔薇處處開,其影響之入微深遠,直如春染田疇、月浸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