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碧華
農曆七月是「孝道月」,想起天上的爸爸媽媽,心頭堵著許多傷感。朋友終日奔忙在外,無暇為白髮老媽媽做飯,倒不如由我轉嫁孝道上陣。
這絕非「突發奇想」,事實上,每次經過菜市場,總滿腦子盤算菜單,簡單卻豐富的桌上風情,早在部落聚會中實驗成功。
朋友愛吃空心菜,用川燙就輕脆可口,陳媽媽可能特愛豆腐三吃,灑上芝麻醬調味,必然得叫住在不遠的表姊也來嘗香。「菜都買好了耶,快跟你媽媽約個時間讓我大顯身手。」催促著老是往南部出差的朋友,卻總沒法子挪出閒空。
滿懷的愛心與滿手的廚藝既無從落腳,只好轉個地盤,燒給畫畫的同學享用。
最被讚不絕口的是綜合蔬炒,混搭著小白菜、綠蘆筍、紫茄與番茄,兩三下翻炒起鍋,凝聚出鮮蔬的香甜,簡單到無人不拿手,也幾乎保證不會失敗。
紅燒苦瓜與清燉南瓜,或者燒個味噌冬瓜也是三兩下就可端上桌,冒著煙讓大家趁熱享用。「有就好啦,不要那麼認真。」到偏鄉的親戚家做客,他們一見我入廚房就好心叫我休息,還此起彼落嚷著;「女強人居然也會煮喔!」
其實,燒飯做菜根本一點也不困難,就像寫稿的鋪陳。但,多數人卻遠離這分樂趣,使朋友的八十歲老媽媽,也總由表姊伴著在街頭巷尾覓食,口感與健康都受威脅,更引發我動手替他盡孝道的心意。
我老是幻想著要把朋友家的小廚房遷到頂樓上去,動鍋起爐做飯的黃昏時刻,讓裊裊炊煙飄向四方,把響聲刺耳的抽油煙機擱置一旁,如童年歲月,由煙囪來昭告尋常百姓的「小確幸」!
這分做飯計畫可惜至今尚未實現,還惹得朋友虧「別來添亂」!顯然,大家對我近庖廚總懷有存疑。唉呀!
我是有心也有藝,舌尖上的誠意,我真的是滿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