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晉德
鄭姓患者大學時期,檢查出罹患B型肝炎,但一直未積極治療。年齡漸長,歷經了肝硬化、吐血、肝腫瘤手術等煎熬。現在躺在病床上經常後悔,沒能把握發病初期檢查治療。他常以自己為例,提醒家人親友,一定要定期肝臟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治療。
肝癌是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一位,名列國內十大死因第二位。B型肝炎是常見致病危險因子,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需透過抽血檢驗才能發現肝功能異常;發炎初期出現倦怠、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嚴重時才會出現黃疸等症狀,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感染B型肝炎,更不知道應定期做肝功能追蹤檢查。
肝臟俗稱「無聲的器官」,部分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因無明顯症狀,忽略預防及治療。B型肝炎患者,病情發展複雜多變,且極易演變成致命的肝炎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重要預防措施:
一、避免菸酒,作息正常。研究顯示,有抽菸、喝酒習慣的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機率增四至五倍。
二、保持均衡營養。平日飲食講求均衡營養,不必特別吃補,但可多食用深綠色蔬菜;因深綠色蔬菜所含的維生素A,可預防B型肝炎帶原者轉變為肝癌。
三、不要亂服成藥。除了醫師處方藥,避免自行服用其他藥物,以免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肝臟代謝藥物能力。
四、留意發酵食物安全性。黃麴毒素是導致肝癌的因子之一,少吃花生製品、豆瓣醬、豆腐乳及臭豆腐等發酵食品,可減少食入黃麴毒素的機會。若食用紅麴等產品,應留意其中橘霉素含量是否符合規範。
五、補充維生素K2。《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發現,維生素K2可降低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發展成肝癌的風險,天然食物中以納豆所含維生素K2最為豐富。
除了上述建議從生活及飲食中加強保健外,B型肝炎患者或帶原者,應定期追蹤檢查,避免在不知覺情況下,惡化成肝硬化、肝癌,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作者為台灣樂活健康養生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