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原本參加一家寺院的放生,寺方每次都強調、或者暗示放生費用要上百萬,但是觀察現場,放生數量並沒有那麼多,本來是很喜歡放生的,但又怕不如法。
福報禪師答:放生的真正意義,在於能真正幫助那些失去自由,或者即將成為桌上食物的無辜小生命,這是以一念慈悲之心而行的善業,對象是受幫助的對方,而不是為一己的福德。這也是過去佛教提倡放生的目的。
現在常見的放生,不但有儀式,而且事前宣告,這將衍生以下幾點不良影響:一、無異是通知那些投機者,給他們大肆捕抓動物,以賺取暴利的機會。在捕捉的過程中,小生物飽受驚嚇,不死也半條命了,還沒放生,就已經違背護生的原則。二、放生的地點如若沒有慎選,不明瞭所放生物對於環境的適應,比如將海水魚放入淡水的江河、將雀鳥放到稻田、將青蛙放到群蛇出沒處等等,不但等同放死,還可能造成自己生活環境的威脅。三、放生的行為變質,成為替自己求福求壽的管道,助長了「有所求」的貪念。很多佛教團體有鑒於原本很好的慈悲觀,卻被人類的無知和貪念扭曲,已經無奈不再鼓勵放生。
至於費用等問題,很難持平給予意見,如果是出於自願,沒有人脅迫,就應該相信所親近的道場,否則放生功德還沒得到,先就起分別心了;如果實在很罣礙,建議你隨緣放生,或者進而護生,不必拘泥於非要參加放生儀式;把自己的心放下,也是「放生」。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皆歡迎讀者e-mail至mtn15@fgs.org.tw,或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
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