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如地
「請問張老師,指導直笛隊很累,那……那妳生病之後,是否會覺得指導直笛會拖累妳的病情?」新聞社的學生問的吞吞吐吐,因為室內每個人都知道受訪者的狀況,大家都避諱講出「癌」這個字。
文/蔡淇華 圖/如地
「請問張老師,指導直笛隊很累,那……那妳生病之後,是否會覺得指導直笛會拖累妳的病情?」新聞社的學生問的吞吞吐吐,因為室內每個人都知道受訪者的狀況,大家都避諱講出「癌」這個字。
「怎麼會呢?我做的很開心啊!」以玲老師聲音充滿了笑意:「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我怎麼會累呢?」
四十七歲的張以玲老師是「金牌」老師,曾帶領二林中正國小直笛隊在縣賽十一連霸,但六年前發現得了大腸癌,期間經過三次手術與多次化療,卻在一年多前發現癌細胞已經移轉。二○一三年以玲老師辦理退休,二林高中國中部卻在十月成立直笛隊,央求以玲老師指導,難怪學生會問此問題。
「你知道嗎,指導學生時好快樂,看著學生進步時,根本就忘了痛。」忘了痛?我聽說癌末的痛,有些人會痛到地上打滾。前一天觀看網路影片時,發現去年十二月縣賽時,以玲老師還能自行走上台,但到了今年三月的全國賽時,她只能坐在輪椅指揮。
「以玲老師,」我不禁納悶:「妳是如何讓只練兩個月的隊伍拿到全縣冠軍的?」
「這得感謝我的病。因為這個病,讓我知道時間的價值,我教學變得更有方法,更有效率。去年拿到縣賽冠軍後,我跟學生說:『拿到全國賽冠軍後,我們一起去日本參加木笛大賽,老師會陪你們活到明年。』結果真的拿到全國賽冠軍後,我要老公推著輪椅也要把我推到日本看孩子,他們人生地不熟的,在日本沒人照顧,真的很可憐。」
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病人,念茲在茲的竟然都是「照顧別人」?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聽說在日本拿了金賞?」我以為以玲老師和我一樣,以教出金牌學生為最大成就。
「是啊!但我覺得我教學生涯得到最大的獎不是金賞或花村賞,而是最後一名。」
「最後一名?」我和學生同時驚呼。
「是啊,」這時以玲老師的同事幫她調整一下坐姿,她目光熠熠,迫不及待繼續說:「這又得要感謝我的病。」
「生病後,不得不退休,時間空了出來,我開始有機會接觸向日葵學園的孩子。他們是國中的中輟生,人生已是負分。當我第一次上課時,他們都趴在桌上睡覺,但幾周後,我還未到教室,已聽到悠揚的直笛聲。他們愈練愈有成就感,最後連午休時間也練,逼的學校要制定辦法,不讓他們的練習吵到別班。」
「哇!這怎麼辦到的?」室內眾人面面相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