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賽塔太空船拍攝到的67P彗星近距離影像,發現有兩個彗核。圖/法新社
歐洲太空總署昨宣布觀測到67P彗星最新模型。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太空總署宣布,彗星探測器「羅賽塔號」經過十年,航行六十億公里,昨天進入長期追蹤的67P楚留莫夫‧格拉稀門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軌道,成為人類史上首個進入彗星軌道的太空飛行器。日前意外捕捉到彗星罕見「雙彗核」影像,令天文迷非常興奮。
這項計畫科學團隊協同主持人、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和天文所助理研究員林忠義一起提供科學資訊並參與分析,將計畫從德國延續至台灣。
林忠義說,罕見「雙彗核」影像,是羅賽塔號日前在距彗星三百公里時所拍攝,依稀可看出彗星地形和地貌,這是人類首次如此近距離接近彗星,並補捉到彗星最真實影像。
林忠義說,歐洲太空總署計畫在十一月初釋放登彗小艇「菲萊」,如果順利的話,將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登入彗核的探測器。
他指出,彗星總是來去匆匆,以往人類對彗星的觀測主要來自地面望遠鏡,此次藉由太空船近距離觀測,除發現67P彗核可能是由二個緊密的個體相接組成,更顛覆天文學家的原先模擬,因為在此之前由地面上的觀測,並未發現67P「雙彗核」的存在,這也顯示太空船科學任務的重要性。
他說,過去很少有機會長期觀測、探索彗星演化,藉由太空船科學任務,釋放探測器到彗星上,未來可以進一步分析彗星表面構造、氣體塵埃粒子的誕生及彗核顏色分析等,甚至防止彗星撞地球。
林忠義說,「雙彗核」的成因,有可能是二個彗星碰撞,也可能是經過長久天文演化造成,需進一步分析。目前67P繞太陽一圈的軌道周期為六點四五年,自轉一周十二點四小時,預計明年八月十三日最接近太陽,屆時也將引發天文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