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國 守護珠峰 住帳篷旅館最環保

新華社電 |2014.07.26
1772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稱聖母峰)直入蒼穹,冰清玉潔。在她腳下,靜靜遍布的「帳篷旅館」,比肩而立,藏式風情濃郁,與遠方登山愛好者架起的帳篷相映成趣。這些外形、色彩統一的「帳篷旅館」,大多分布在西藏日喀則定日縣扎西宗鄉通往珠峰大本營二百多公尺的簡易公路兩旁,看似簡陋,與鋼筋水泥築成的豪華星級飯店相比,卻一點兒也不遜色。

麻雀小樣樣俱全

珠峰大本營,海拔五千二百多公尺,是海內外遊客觀賞珠峰的好位置,也是眾多登山隊從中國這一邊攀登珠峰時的重要驛站。

新華社記者遠赴珠峰大本營採訪,看到當地有六十一家簡易藏式「帳篷旅館」就在珠峰眼皮底下。它們的主人大多是扎西宗鄉當地農牧民,每年四月至十月,正是他們增收致富的「黃金時期」。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帳篷門口豎著一塊粗糙的木板,上面用藏、漢、英三種語言標示旅館名稱。走進其中一間名為「那木索地旅館」,溫暖的藏式床舖,常用的抗高山症藥品、氧氣罐、熱氣騰騰的酥油茶、藏式麵條等應有盡有。

「珠峰是我們藏族人心中聖潔的象徵,我們不要高樓大廈破壞原生態的風景,所以在這裡搭帳篷給遊客住最適合。」今年剛滿二十歲的藏族姑娘益西卓嘎在這裡打零工,平時本不善言辭的她,談起「帳篷旅館」設立的初衷時很有想法。

正如益西卓嘎所說,帳篷旅館設施簡單、移動方便,的確稱得上綠色環保。旅館內吃住很便宜,一人住一晚人民幣八十元、炒菜則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元之間……。

撿拾牛糞當燃料

在這些帳篷旅館裡,總瀰漫著一股牛糞香——為了保護這裡的純凈空氣,帳篷旅館的主人除了自發撿拾牛糞當烹煮食材的燃料外,絕不用其他化學燃料。

據西藏自治區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二○一三年,珠穆朗瑪峰區域環境空氣品質仍保持良好狀態,達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一級標準。「作為祖祖輩輩生活在珠峰腳下的人,保護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口空氣,是我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益西卓嘎將一塊牛糞夾入火爐,擦擦額頭上的汗水,思索片刻後,笑著說。

通往珠峰大本營的路難走,因此,帳篷旅館的主人每周都會下山一次,以摩托車運送、人背馬馱等方式將物資運上來,飲水則從山下的一處泉眼背上來。旅館裡的生活垃圾,農牧民也不含糊。「我們這裡的旅館老闆,都會把垃圾分類收集,然後每天騎車將垃圾帶下山去處理。」二十二歲的那木索地旅館老闆阿旺玉珍說,你看看遠處潔白的珠峰,誰忍心把垃圾留到第二天。

今年四月,珠峰大本營正式通電,帳篷旅館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旅館老闆的錢袋子也愈來愈鼓。「以前家裡只是放牧和種地,一年收入就五萬多元。如今,我們經營旅館,售賣紀念品,幫遊客寄明信片,生意好的時候,一年能賺二十多萬。」阿旺玉珍說:「珠峰幫大家脫了貧,我們更要好好保護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