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寫過一篇童話,三隻松鼠為了葡萄園是誰的而爭辯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後來才發現葡萄園不是松鼠的,當人們列隊採收那一刻,大家發現人類才是這園子真正的主人。圖/白石莊主人
文與圖/白石莊主人
我曾寫過一篇童話,三隻松鼠為了葡萄園是誰的而爭辯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後來才發現葡萄園不是松鼠的,當人們列隊採收那一刻,大家發現人類才是這園子真正的主人。
其實在動物的心目中,誰都是這個土地上的主人,可以共享土地上一切產出而無分彼此,更無產權界定的問題。
如果我們聽得懂動物的語言,或許常可聽見牠們對大地的讚歎:啊!這土地多麼豐饒,讓我們盡情享用吧!
偶爾在一片葉子上發現了兩隻螞蟻和兩隻瓢蟲,似在對話,又似在商議。我曉得這植物很奇妙,葉的基部有兩個腺體會分泌蜜汁,是瓢蟲和螞蟻最愛的大餐,但牠們也非平白受惠,牠們會幫這樹清除一些害蟲,尤其是那種貪婪無比,連整片葉都啃光的蟲。牠們幫樹除蟲,樹則回饋以蜜汁,彼此互惠。
樹是昆蟲的公共財,昆蟲則是鳥類的公共財,誰先到誰先享用,吃飽便罷,不像人類吃飽還要囤積於冰箱,吃剩還要繼續採摘用以販售,諸種累積以求致富,比起昆蟲之於植物,鳥類之於昆蟲,人類的態度有如無情之掠奪。
大自然總有奇妙的平衡機制,唯有人類介入之後才破壞了平衡。人類不認為土地是眾生共享的公共財,圖的是全權占有,和肆意支配。偏偏這種占有和支配方式,往往難教大自然得以自然永續,終致造成自然反撲而引發浩劫。
聰明的人類往往做盡不聰明之事!且看葉片上的蟲和蟻,身型如此之小,大腦容量是如此之少,卻比人類智慧太多。
如果有一天地球毀了,與昆蟲絕對無關,昆蟲是因人類之貪婪才無辜陪了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