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麟洛國小建於日治時代,位於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的屏東平原精華地區,當年校徽設計,就是以麟洛地區的農產為著墨點。
校徽是請當時屏東師範學校的日本教授設計,因學校建於日治時代,所以中間三種圖案代表日本天皇的三種神器。中間是八幡鏡,圍繞周圍的是六個曲玉、三支天劍,構成一幅純樸中帶有華麗色彩的圖案。校徽中飽滿的稻穗,青翠鮮活的蕉葉,黃澄肥碩的香蕉,表現當時麟洛地區的富庶,希望學子日後能愛鄉愛土將所學貢獻鄉里。
校歌是由當時任教的老師數澤亮作曲,遠山和多留作詞,光復後由當時的長治中學校長易用莊,依原曲以中文填詞。
「武山壯麗、麟水澄清、山川鍾毓,誕英靈、發揚國教、促進文明,曾經除舊與布新、同學、同學,奮起、奮起、砥礪學,鍛鍊身心、努力奔前程」。
麟洛學子每每在周會、畢業典禮或重要集會時,都可聽到童稚可愛的聲音,不斷地傳唱,歌詞中說明麟洛地靈人傑的地理環境,期許學子們努力向上。校長鍾祥憑表示,學校營造快樂學習的環境,培育學童閱讀習慣與創造力,具有獨立思考、敏銳觀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個人潛能與學習不同文化優點,是學校的教育目標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