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健康妝扮的生命花籃——孫正春
圖/林耀堂
文與圖/林耀堂
以前有人頌讚「生命如花籃,需要花妝扮」,我倒覺得「身體如老車,需要常保養」。
一般人步入中年以後,年輕時盛壯的體魄不再,身體機能慢慢走下坡,到了老年更是緊盯著「健康體檢表」,希望血壓、血糖、膽固醇別往上飆,心臟機能、肝腎功能別往下掉。醫院取回來的檢驗報告倒好像是「人生的成績單」,希望樣樣合乎正常的檢驗值,才算是「歐趴」(all pass)。
孫正春卻是一個「化朽為奇」的特例,是我認識的人之中,少數能扭轉體檢數值的強人之一。
二○○○年時,我初識孫正春,當時他告訴我他身上曾帶有十幾種病:右耳旁有三顆淋巴腫瘤、心律不整、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氣喘、頸神經壓迫、糖尿病、四肢劣澱粉沉積症、內外痔、便祕等等。
最後又因為發現頷下有腫瘤,醫生要他馬上住院準備開刀。結果他溜出醫院,寫好了遺書,回到埔里「公田溝」的鄉下準備等待大限之日。因為不知大限何時來到,他只能沮喪地天天赤腳在田埂上走來走去,一個禮拜之後,他居然愈走愈清醒,也愈走愈有活力。無意間發現了「赤腳步行健身法」。
孫正春今年六十七歲了,距離他發病後丟開藥物療法的四十四歲,已經過了二十三個年頭。今年初夏,我在家鄉埔里與他再次會晤,當他神清氣爽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甚至覺得他比以前更加精壯。
孫正春六年前從林業試驗所退休後,開始擔任森林義工,依舊赤腳走路,曾從埔里走到員林,也曾走到墾丁。他亦曾經由霧社福壽山、梨山、思源埡口走到宜蘭福山植物園。而他也把住處從埔里鎮街搬到蓮花池旁邊的一塊地,長年都在山林吸收芬多精、負離子及豐富氧氣,所以他的體質也變得更好。
過去讀書時擔任班長的同學,因為非常關心孫正春的健康,所以常常來看他;反倒是孫正春帶著這位朋友去醫院檢驗,提醒他要多多關懷自己的檢驗數值,隨時調整作息、飲食保養身體。
由於孫正春赤腳步行健身的功效,奇異地治好他的各種病痛,所以他的太太也跟隨他加入健走,成為最佳夥伴;接著,左鄰右舍也陸續有人加入,因為英文Walking的諧音叫「挖金」,所以他們把每晚一起出門走兩小時的健行隊伍稱為──「水沙連挖金隊」,希望用健走挖到身體健康的金礦、精神自在的金、大自然奧祕的金以及社區文化的金四種金。
孫正春以自己的體驗告訴大家,人不可以生了病就失志,要樂觀笑著面對:「不倘渺茫得破病,著要笑笑來拚命」。原來生命如花籃,而用來妝扮花籃的花,就是用細心關懷身體以及努力健身運動的精神灌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