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曾看過一部電影,是傳統賀歲的鬧劇片,裡面的男主角為了成仙,到處收集真心人的眼淚,過程既好笑又荒謬,但我萬萬沒想到,在真實世界中,也有類似的情節上演……
前幾天,同學打電話跟我說:班上某位同學的母親過世了,希望我陪她前去捻香致意。經過班長的揪團後,總共有五位同學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到同學家,虔誠捻香祭拜著,一時之間,氣氛肅穆且帶點哀戚。
在這種凝結的氣氛下,同學們不知該如何表情達意,就只好有一句沒一句地講起話來。有位同學大概想要打破這種冷氣氛,就開始講起八卦的新聞報導,從謝依涵到于美人,從婚姻到外遇,大家開始你一句我一言地扮起偵探柯南來。
原本莊嚴肅穆的靈堂,在大家熱烈討論社會新聞的催化下,似乎轉換成三姑六婆的下午茶時間;接著身為主人的同學,請同學們吃頓簡單的晚餐,在美食佳餚及八卦滿天飛的烘托下,變成氣氛熱鬧的同學會,我不禁問自己:「我原本來這裡是要做什麼的?」
等到某位同學有事要先離開,大家趁機一哄而散。在準備離開時,同學們如同被叫醒般,才想起要向那位母親過世的同學致意,過去擁抱她並請她節哀,其他同學們也依樣畫葫蘆,這下總算在離開前,真正向同學致意了!
我原本以為同學們會彼此互相撫慰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卻沒想到謝依涵和于美人的魅力,竟然能讓我們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暫時抽離出來。這種抽離,雖然一則可讓失去親人的同學,避免在同學們面前情不自禁地痛哭起來;二則又可讓不知如何撫慰的同學們,避免詞窮及收拾場面的尷尬,但這種表面上看似能使現場氣氛和諧融洽的抽離,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
認真思索,我想缺少的是一種真實的眼淚吧!如果失去母親的同學和前來致意的同學們,都能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把內心的悲傷、不捨和眼淚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彼此互相取暖,雖說不一定能發揮療癒效果,但至少能幫助當事人不用再壓抑自己的情緒,不必在傷痛之餘,還要在眾人面前強顏歡笑吧。
我也從這次吊唁的經驗中,深刻體會到原來要收集現代人真實的眼淚,其實蠻困難的,想收集真實眼淚的電影情節,換成現實世界的情節卻一點也不好笑,甚至還帶點詭異和淒涼的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