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側足踝上方都呈現陶瓷白跟紫嫣紅交錯的皮膚變化,幾個如火山口的潰瘍旁邊可見血管擴張或紫瘀色(如左圖)。不管選擇哪一種,都要有耐心,常常一種藥物沒效再換下一種,就得花上數周到數月,少數人比較幸運,使用一兩種口服藥很快就能改善,陳太太即是(如右圖)。圖/劉權毅
文/劉權毅
五十五歲的陳太太第一次到門診時,兩腳踩在小板凳上說「大夫你說該怎麼辦,我這一年跑遍大江南北醫院,傷口怎麼擦藥都不會好!有人說是糖尿病引起的足潰爛,可是我血糖好得很。」仔細一看,兩側足踝上方都呈現陶瓷白跟紫嫣紅交錯的皮膚變化,幾個如火山口的潰瘍旁邊可見血管擴張或紫瘀色(如左圖)。這是典型青斑狀血管炎,患處長期疼痛難耐,這跟糖尿病患者足潰爛鮮少疼痛大不相同。
青花狀血管炎(livedo vasculitis)又叫青花狀血管病變、白色萎縮症(atrophie blanche),是一種足踝或小腿皮膚反覆疼痛潰爛的疾病,潰爛周圍色素沉澱及血管擴張,四周則像網狀青斑。引起青花狀血管炎的原因,可能是表淺血管不正常的呈高凝血狀態引起凝血纖維血栓,反覆的塞住小血管所致,有學者主張應該歸類為血管病變,而不是血管發炎。
青花狀血管炎主要發生在三十至六十歲,女生比較多,病程可能幾個月到數十年,伴隨靜脈曲張、高凝血、血小板異常或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眼症等),大部分患者都有下肢循環不良現象。
治療主要是減少疼痛、改善潰瘍跟減少疤痕,譬如盡可能防止外傷及搔抓、減少刺激物摩擦、治療細菌或黴菌繼發性感染、抬腳改善循環、小腿使用彈性襪、臥床休息等。藥物治療分成消炎止痛、抗血小板凝集、助血栓分解、抗凝血劑、血管擴張劑跟改善血液黏稠藥為主,也可嘗試高壓氧治療。
不管選擇哪一種,都要有耐心,常常一種藥物沒效再換下一種,就得花上數周到數月,少數人比較幸運,使用一兩種口服藥很快就能改善,陳太太即是(如右圖)。
(作者為延吉美皮膚專科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