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近日有則新聞報導在網路引起關注;福州有位駕駛只是吃了荔枝,沒想到酒測時超標,吸引多家新聞台前往當地交警單位測試求證。大陸中央電視台新聞今天播出在交警見證下的測試,結果顯示「係金ㄟ」。
福建省福州市民警日前執勤時,發現1名駕駛有酒駕嫌疑,需暫扣車輛,但駕駛堅稱他沒喝酒,只吃了幾顆荔枝,後經交警調查,情況屬實。
央視今天也播出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對2名義工的測試,結果顯示,2名義工各吃了1顆荔枝,酒測值分別達每百毫升29毫克(0.29)、每百毫升17毫克(0.17)。過了5分鐘再測,酒測值變成0。央視報導,不只荔枝,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蛋黃派、漱口水,都可能酒測超標,但只要休息幾分鐘重測,就會恢復正常。
中新網報導,因為荔枝含糖量大,發酵後容易產生酒精。另外也有人解釋,荔枝等植物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水果內細胞缺氧,開始增加無氧呼吸速率,就產生乙醇。